摘要:菅纫姿、鲁诺、何明翰等人主演的年代剧《依依向北风》开播了,农村/年代剧在CCTV-8历来表现强势,中老年观众黏性高,再加上采取“先台后网”模式,19:30在央视八套先播,爱优腾3大网络平台延至22:00上线,推动电视端实时收视。
菅纫姿、鲁诺、何明翰等人主演的年代剧《依依向北风》开播了,农村/年代剧在CCTV-8历来表现强势,中老年观众黏性高,再加上采取“先台后网”模式,19:30在央视八套先播,爱优腾3大网络平台延至22:00上线,推动电视端实时收视。
更何况这部剧接档的还是爆剧《沉默的荣耀》,许多观众都是想着看《沉默的荣耀》39集的,哪知道《沉默的荣耀》已于前1天3集连播收官。
可以说《沉默的荣耀》第39集被央视8套编排坑了,平常每天都是2集连播,结果最后1天播3集,还没提前提示,导致次黄金档播出的39集收视直线下降。而在第2天晚上准备看《沉默的荣耀》大结局时,却发现放的是新剧《依依向北风》,导致第1集收视率很高,峰值达到3.1,平均收视率2.5。
但第2集涨不动了,主要就是口碑拖了后腿。尽管首播当晚收视登顶,题材也是有广大受众的年代剧,但很多观众1集就弃剧了,差评如潮,理由出奇一致,就是拍得太假了。
首先人物就很假,全是三四十岁演员扮嫩演20出头知青,女演员化着妆,涂着口红不真实,再加上超强滤镜,很假还看得眼睛疼。菅纫姿扮演的盛雪竹太光鲜亮丽了,脸上的粉太后重量。还有女主闺蜜曲芳菲,看她那个大眼睛,长睫毛,粗黑的眼线,哪像那个年代的人?
当时条件相当艰苦,不像他们吃得好穿得好住得好,个个身上的衣服都太新了。人又太老了,男主一看就很沧桑,满脸褶子。
许多那个年代的观众回忆,18岁插队落户,个个都是朝气蓬勃,像早上八、九点钟的太阳,哪里像剧里这群知青,看着老气横秋,是中国没有年轻演员了吗?
剧中的妆容、服化道场景违和感都很强。那时候瓶盖都是锯齿边铁的,剧中这个道具像穿越了。演出舞台的整幅背景居然是喷绘的,太穿越了吧!
剧情更是瞎编!开局就是下乡、坐牢、三角恋这样的模版来激发矛盾。盛雪竹和闺蜜曲芳菲都爱上知青学习班干部乔正君,乔正君和曲芳菲珠胎暗结,听到闺蜜喜欢乔正君,果断去提出分手。转头就和男主俞乐山假结婚。
这时乔正君被牵连入狱,曲芳菲结婚后不久孩子出生,难产死了。盛雪竹来抢着养孩子,她看到闺蜜的日记,才知原来孩子是乔正君的。她暗恋的人,竟然如此不堪!开局三角恋看起来就很狗血,曲芳菲未婚先孕,结局也惨。
而盛雪竹很多行为也很怪异,写举报信公开化,主动追求男的恋爱等等行为都觉得很假。还有把知青生活说得太阴暗了,那时心眼不好的肯定有但剧里写得太夸张,就是为了戏剧冲突在黑那段激情燃烧的时段。
比如军警抓知青这段,很多那个年代的观众都评论说闻所未闻。别说八十年代,就是六十年代,农民到集市上卖个鸡蛋也是允许的。那个时候老百姓多余的农副产品都可以拿到街上去卖,村里有人还走几十里地去赶集,也没有看到整这么大的阵仗去抓人。见人就抓是无中生有,是对解放军的诬陷。
还有很多之前做过知青的说当时接触的农民对知青都很好。因为知青有知识,又是城里来的有见识,村里广播站文娱活动都是他们在搞,很活泼,村里有什么好事都紧着他们先来。
他们不会种地,村民自留地上蔬菜啊,家里的鸡蛋啊,都会拿点给他们,村民很友好淳朴。还有公社和村里的支书,对知青都很照顾,基本没听过知青倒腾鸡蛋什么的,很多知青后来返城还经常回村里看望老乡!
最先还以为是地方差异,但全网对这部剧的评价都是在吐槽情节太假,都说知青生活没有这么多矛盾。军警和知青发生冲突的事,根本不可能的。知青到农村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是有最高指示背景的,而且许多知青都造反派出生,在当时属于根红苗正人群,到自由市场卖点东西,不可能叫警察出面制止,更不用说派军队了,顶多就是公社派人教育,严重点由公社武装部派几个民兵稳定局面罢了。
从众多知青插 友的反馈来看,就会发现这部剧剧情确实是胡编乱造了。拍戏前,多找一些当年的知青了解一下,不要拍脑壳想什么是什么,闭门造车,故意抹黑或歪曲那个时代的一些事情。太带有偏见性了,不符合事实,就是胡编的闹剧。
来源:剧星杂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