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默的荣耀》未拍剧情:蒋介石亲手加判死刑的王正均,骨灰辗转61年终归榕

西瓜影视 内地剧 2025-10-20 09:45 1

摘要:央视热播剧《沉默的荣耀》迎来大结局,蔡孝乾叛变,吴石、聂曦、朱枫、陈宝仓身份暴露,英勇就义。在真实历史里,余怒未消的蒋介石,在两个月后推翻一审判决,亲笔把王正均原判“无期徒刑”的字句抹掉,重重写上“死刑”二字。

央视热播剧《沉默的荣耀》迎来大结局,蔡孝乾叛变,吴石、聂曦、朱枫、陈宝仓身份暴露,英勇就义。在真实历史里,余怒未消的蒋介石,在两个月后推翻一审判决,亲笔把王正均原判“无期徒刑”的字句抹掉,重重写上“死刑”二字。

王正均判决书上的“无期徒刑”被重重划去,写上“死刑”(福州市革命英烈纪念园供图)

王正均是谁?在东海小组的情报工作里,他冒着生命危险,将陈宝仓绘制成表格的台湾驻军部署图等重要情报辗转传递向大陆,并在蔡孝乾供出朱枫后将消息递给聂曦,确保朱枫的顺利转移。他是吴石将军身边又一名忠诚而可靠的副官。近日,记者来到福州市革命英烈纪念园,“拜访”这位漂泊61年后幸得归来的英烈。

在聂曦引领下

他踏上红色之路

9月30日,一座名为“统一之愿”的群雕在福州市革命英烈纪念园广场落成——吴石执缰在前,王正均紧随其后,聂曦在旁手持望远镜,三人目光如炬,凝视远方。记者了解到,王正均以国旗为盖,礼宾为伴,于2011年归葬于此,真正得以回到故乡。

“不仅是纪念王正均烈士,这座雕塑也致敬每一位战斗在隐蔽战线的英雄。”纪念园工作人员说。园中的福州市革命英烈事迹陈列馆内,也展陈着王正均的故事,虽然鲜为人知,但同样充满传奇色彩。

王正均以国旗为盖,礼宾为伴,于2011年归葬于福州市革命英烈纪念园

1924年,王正均出生在一个没落的福州小职员家庭。抗战时期,学业优良的他因无钱缴纳学费,中学毕业后辍学在家,他的奶奶和父亲先后因饥寒交迫而死。为了养家,刚满16岁的王正均为人代写书信、文章赚钱养家。贫寒的家境塑造了他坚毅不屈的性格,成为他走向红色之路的起点。

抗日战争胜利后,王正均进入国民政府福州新闻检查处,全家搬至三坊七巷。王家与聂曦的家在坊巷院落同一进大厅的两侧,两人因此交往甚密。聂曦发现王正均为人正直且富有革命热情,便发展他为地下工作者,党组织派其前往南京担任国防部二厅中尉,并在福州解放前迁往台湾。

“到台湾后不久,聂曦便升任了东南军政长官公署总务处交际科科长。考虑到吴石身边没有值得信任的人可以继续担任地下党的联络工作,便将王正均推荐给了吴石。”纪念园工作人员介绍,接任吴石的副官后,王正均便担起了为吴石搜集相关情报并传递情报的重要任务。

王正均烈士小传

当时,在台湾的地下工作者连一部与中共中央华东局直接联系的电台都没有,给党的情报都是藏进牙膏,由地下交通员冒险经香港转交。在极端危险的环境下,王正均依然将陈宝仓绘制成表格的台湾驻军部署图以及沿海防御工事图等重要情报顺利护送出岛,辗转传递至中共中央。

1950年春,中共台湾省工委书记“老郑”蔡孝乾被捕后叛变投敌,吴石得知消息,立即让王正均通知聂曦出面约见朱枫,让对方赶快转移。不久,吴石、王正均、聂曦均被捕。

羁押中,面对“你仅是副官,系吴石从犯,只要认罪或许能保住性命”的威逼,王正均平静地回答“我无言可诉”。

辗转六十余载

他终魂归榕城

1950年8月10日,王正均在台北马场町慷慨赴死,年仅27岁。在革命英烈纪念园展示的绝笔信资料中,记者看到,王正均笔墨从容,简洁而坦然,字里行间流露出对家人的牵挂与愧疚:“我无言可诉!四婶只我一子,未奉终养,天下以均为不忠不孝之人。”

王正均临刑前写给王正鲁的绝笔信中提到“我无言可诉!四婶只我一子,未奉终养,天下以均为不忠不孝之人”(福州市革命英烈纪念园供图)

绝笔信是写给当时供职于台湾省合会储蓄公司的堂弟王正鲁的,后几经辗转,于1951年传到福州老家的大哥王正镐手中。在白色恐怖的年代,王正鲁冒险领取出王正均遗骸,落葬于台北福州山,这一放,就是几十年。

2011年7月1日,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之际,王正均获追授“革命烈士”称号,同年11月,王正均在大陆的4名亲属踏上台湾岛,迎回了烈士的遗骸。如今,在福州市革命英烈纪念园,王正均的骨灰坛覆盖着国旗,在长安堂烈士馆内静静安睡。橱窗里花朵满覆,清明新上的洁白小花圈正中,一颗红心闪烁。花圈两侧是家属摆上的遗像与小传,寥寥数行便诉尽了这位年轻英烈的壮阔一生。

长安堂烈士馆

如今,关于他们的精神,仍在故乡延续。

10月17日,福州市市长吴贤德赴仓山区调研吴石故居整体保护利用及螺洲古镇改造提升工作,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传承红色基因,厚植家国情怀,充分彰显英雄城市的气韵与风采。

他指出,要进一步做好吴石将军历史资料挖掘和研究阐释,不断拓展展陈内容,串联吴石故居、螺洲孔庙、陈氏五楼等历史遗迹,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红色旅游精品线路。要强化爱国主义教育,讲好林则徐、林觉民、吴石等英雄人物故事,展现“英雄福州城、血性福州人”的鲜明特质。

人们从不曾忘记这些隐蔽战线上的潜伏者

王正均离开时,才27岁

归来时,已隔了61年

在《沉默的荣耀》的回响里

他的荣耀

同样值得再度讲述

来源:襄阳广播电视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