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深夜十一点,我原本打算随便点开一部剧助眠,结果一看就停不下来。当屏幕里那个穿着红色雨衣的"雕塑"缓缓转身,露出空洞的眼窝时,我吓得直接把手机扔了出去——这哪是助眠,这分明是提神醒脑的猛药啊!
"红色雨衣下的泥塑女尸,眼眶里镶嵌着琉璃珠,这已经是东州第三起了。"
深夜十一点,我原本打算随便点开一部剧助眠,结果一看就停不下来。当屏幕里那个穿着红色雨衣的"雕塑"缓缓转身,露出空洞的眼窝时,我吓得直接把手机扔了出去——这哪是助眠,这分明是提神醒脑的猛药啊!
国产刑侦剧,又来了一部狠的
要说最近哪部剧最让人上头,《遮云》绝对榜上有名。
才上线一天,就直接冲上平台飙升榜第一。朋友圈里到处都在讨论剧情,同事午休时都在交流观剧感受:"你看《遮云》了吗?那个教师自杀案太吓人了!"
作为一个资深刑侦剧迷,从《白夜追凶》到《狂飙》,我自以为已经对各种大尺度剧情免疫了。但《遮云》的开场还是让我倒吸一口凉气——五年时间,十六集体量,每个案件都让人脊背发凉。
开局即高能,五分钟一个死者
这部剧最狠的地方在于,它根本不给观众缓冲的时间。
第一案:琉璃眼连环杀人案。
暴雨后的清晨,环卫工人像往常一样在公园打扫。湖边站着一个穿红色雨衣的人影,一动不动。
"同志,下雨了,别着凉。"环卫工人好心提醒。
没有回应。
当他壮着胆子上前轻拍对方肩膀时——"雕塑"缓缓转身,雨帽下是一张泥塑的脸,眼眶里镶嵌着五彩琉璃珠。
这已经是东州第三起类似案件了。
第一个受害者被装扮成洋娃娃,端坐在服装店橱窗前;第二个被裹成木乃伊,沉入水库深处。凶手的作案手法一次比一次精致,仿佛在完成一件件"艺术品"。
警方顺藤摸瓜,很快锁定了展览馆馆长周衍辰。这个表面温文尔雅的男人,背地里却是个变态杀人魔——穿着沾满颜料与血迹的白大褂,在昏暗的工作室里哼着歌完成他的"创作"。
"25岁,必须是25岁。"落网后的周衍辰微笑着解释,"谁让我爸最器重的学生就是25岁呢?"
第二案更是让人毛骨悚然:教师课堂自杀案。
课堂上,老师正讲到重点部分,突然从课本里抽出一把匕首。
在全体学生的注视下,他面无表情地连捅自己十二刀。更诡异的是,电子钟显示下午2点整时,他立即停手,转身走向窗口,纵身跃下。
整个过程中,他的表情始终平静得像在完成某种仪式。警方初步判断,这极可能是被深度催眠后的结果。
不按套路出牌的刑警主角
如果只是案件猎奇,还不足以让《遮云》如此出众。这部剧最吸引人的,是那两个与众不同的主角。
吴佳怡饰演的迟夏,根本不是传统意义上正气凛然的警察。在审讯与养父母案件有关的凶手时,她笑得让人发毛:
"你知道眼睁睁看着最重要的人死在面前,是什么感觉吗?"
她的眼神里有恨意,有疯狂,更有一种近乎偏执的决绝。这样的警察形象,在国产剧中实在罕见。
而王广源饰演的骆寻,则是另一个极端。外表潦草,脾气火爆,听到迟夏提出要"引蛇出洞"时,他直接拍桌而起:
"你这是警察该说的话吗?"
一个冷静到冷酷,一个热血到暴躁,这样的搭档组合产生了奇妙的化学反应。
配角个个都是演技派
除了主角,配角的表演也同样精彩。
李俊霆饰演的周衍辰,将变态杀人魔的两面性演绎得淋漓尽致。作为展览馆馆长时的温文尔雅,作案时的癫狂残忍,切换自如。尤其是他穿着染血白大褂作画的场景,绝对能成为很多人的心理阴影。
老戏骨赵岩松饰演的公安局局长,虽然戏份不多,但每个眼神都是戏。面对下属时的温和,分析案情时的锐利,让人瞬间代入现实中的领导形象。
而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尹子维饰演的黄维生虽然尚未正式出场,但从预告片里那个坐在沙发上的沉稳镜头就能看出,这绝对是个重量级反派。我已经开始期待他的表演了。
为什么说它是十月最强黑马?
《遮云》的成功,在于它把握住了刑侦剧的精髓——不把观众当傻子。
每个案件都经过精心设计,逻辑严密;每个角色都有血有肉,动机合理。它不像某些打着刑侦旗号的恋爱剧,破案全靠巧合,破着破着就开始谈恋爱。
这部剧是认真的在破案,认真的在探讨人性。
从已播出的内容来看,后续还有更多高能案件:白骨抛尸案、山神庙密室杀人案、火灾借刀杀人案......每一个单拎出来都足够拍一部电影。
结语
看完十六集,我只有一个感受:国产刑侦剧的春天,真的来了。
从《白夜追凶》到《沉默的真相》,从《狂飙》到如今的《遮云》,我们终于有了不输美剧、日剧的优秀作品。这些剧作证明:只要用心做内容,观众一定会买账。
今晚又要更新了,我已经备好零食,准备开启新一轮的烧脑之旅。你呢?最近在追哪部剧?对于《遮云》里的哪个案件印象最深刻?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观剧感受!
来源:蓝天影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