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看完《沉默的荣耀》大结局后,许多人潸然泪下!为几个主角最后的结局感到意难平,他们其实有好多机会可以改变结局的,可是各种因素凑在了一起,导致这些人一一暴露。
看完《沉默的荣耀》大结局后,许多人潸然泪下!为几个主角最后的结局感到意难平,他们其实有好多机会可以改变结局的,可是各种因素凑在了一起,导致这些人一一暴露。
假如朱枫(陈太太)能够早点意识到自己的处境,花重金买一条船提前离开舟山,或许就不会落网了;假如吴次长的夫人林碧奎不要自作主张,顺利登上了去香港的船,那么谷正文也就得不到陈太太经常出入吴公馆的口供,吴石也没那么容易曝光;假如吴次长能够再谨慎一点,把陈宝仓手抄的那份资料销毁了,那么陈宝仓也不至于落网,但历史没有假如。这部剧高度还原了历史的真实场景,四位共党卧底身份曝光后,被关押了几个月,于1950年6月10日枪决。
其实在看到一半的时候,我们已经能猜到这是个悲剧的结尾了,毕竟他们几个的目的是要想方设法解放台湾,可这个问题哪怕到了今天依旧没能解决。所以我大概知道这几个主角的下场,但追完之后依旧让我难以释怀。演员们的演技无话可说,深度还原了这几个角色的人物特点和性格,特别是于和伟演的吴石,仿佛真的让我看到了活着的吴石在当时的一举一动。
《沉默的荣耀》大结局中,吴石将军面对死亡的那场戏,堪称中国电视剧史上的表演典范。于和伟没有表现出夸张的英雄主义,而是以一种惊人的平静接受命运。他的眼神中既有对生命的眷恋,又有对信仰的坚定,更有对未来的希望。当他轻声说出最后台词时,那种举重若轻的表演让人窒息——我们仿佛不是在观看一个演员的表演,而是见证一个真实灵魂的最后一刻。
为了演好这个角色,于和伟也是花了不少功夫,开拍前他深入研究了吴石将军的生平、著作乃至书法,从中揣摩他的思维方式与情感模式。于是,才有我们看到的吴石,于和伟的表演可以说让吴石将军“复活”在荧屏上。
最让我无法自持的,是于和伟呈现出的那种“英雄的脆弱”。就义前夜,他对着窗外哼起一首故乡的童谣,声音很轻,几乎听不见。但就是这几乎无声的哼唱,却比任何慷慨激昂的演讲都更让人心碎。因为在那瞬间,我们看到的不是符号化的英雄,而是一个思念家乡的游子,一个可能再也不能拥抱孩子的父亲,再也无法照顾妻子的丈夫,一个血肉之躯的普通人,选择了超越普通人的道路。许多人都被这一幕深深的打动了!
《沉默的荣耀》可以说不仅仅是一部电视剧,更是一次给观众心灵的洗礼,一次与历史的对话,一次对信仰与牺牲最深刻的诠释。那些沉默的荣耀,终于通过这些血肉之躯,发出了振聋发聩的声音——在和平年代的阳光下,我们不应该,也绝不能忘记那些在长夜里燃烧自己的人。
他们沉默地离去,是为了让我们能够响亮地活着。
来源:饶客创意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