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追完《沉默的荣耀》大结局,我桌上的抽纸都用空了半包。不是我泪点低,是这剧情太实在了——明明早知道吴石、朱枫这些人是真英雄,早清楚七十多年前他们的结局,可看着聂曦攥着认罪信不肯走,陈宝仓拍着桌子跟特务喊“我就是东海”,还是忍不住鼻子发酸:这哪是演戏啊,这就是当年
追完《沉默的荣耀》大结局,我桌上的抽纸都用空了半包。不是我泪点低,是这剧情太实在了——明明早知道吴石、朱枫这些人是真英雄,早清楚七十多年前他们的结局,可看着聂曦攥着认罪信不肯走,陈宝仓拍着桌子跟特务喊“我就是东海”,还是忍不住鼻子发酸:这哪是演戏啊,这就是当年英雄们的真样子!
这事儿的根子,全在蔡孝乾这个叛徒身上。说出来你都不信,这小子当年也是跟着走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草根树皮都啃过,按说骨头该比铁硬,结果到了台湾就彻底变了。天天不是惦记着吃,就是想着占便宜,最后栽在一张嘴上——嘴馋得不行,偷偷跑到镇上找馆子吃煎牛排,刀叉刚碰到盘子,就被翁同旺的人堵了个正着。
被抓后这货更没骨气,谷正文一拿捏他“贪吃好色”的毛病,他立马全招了。先把朱枫的下落卖了,害得朱枫想吞金自尽都没成,特务直接灌肥皂水把人救了回来;后来又把聂曦当年救林义良的事抖出去,聂曦的身份一下就暴露了。更坑的是,王碧奎被抓后也慌了神,连跟朱枫的关系都招了,整个东海情报小组的口子,就这么被撕开了。
但最让人心疼的,是聂曦和陈宝仓那股“认死理”的劲儿——放着活路不走,偏要抢着顶罪。
吴石早把后路安排好了,让聂曦跟着自己妻儿去香港,只要过了海峡,既能联系万景光救黎晴,也能保住命。可聂曦站在码头,看着远处盯梢的翁同旺,愣是把船票塞给了别人。他心里门儿清:自己要是敢走,翁同旺肯定带人追,到时候阿美和王碧奎带着孩子跑不掉,吴石藏的绝密情报也得露馅。所以他偷偷写了认罪信,咬着牙跟特务说“我就是东海”,把黑锅全往自己身上揽,连用电台发情报时,都故意留了破绽,就怕连累别人。
陈宝仓站出来的时候,我看着屏幕都急了。这老将军跟吴石是过命的兄弟,当年一起扛过枪,早把对方安危看得比自己重。更关键的是,他副官老杜刚跟翁同旺的人同归于尽,保密局已经在查老杜的关系网,早晚得查到他头上。陈宝仓思来想去,与其等着被抓拖累吴石,不如自己扛了——他直接拿着当年吴石给的寿山石(里面藏着监听器),拍着桌子跟谷正文叫板:“别瞎找了,你们要的东海就是我!”
吴石其实一直都明白,这俩兄弟是在替他挡刀。一开始面对审讯,他答得滴水不漏,说发电报是帮学生聂曦圆谎,一点破绽没有。可当谷正文把聂曦的认罪信拍在桌上,陈宝仓又一口咬定自己是“东海”时,吴石突然就不装了。他看着特务说:“别问他们了,事儿都是我安排的,跟他俩没关系。”
后来蒋介石还想给吴石留活路——毕竟吴石是少将次长,有点分量。可吴石摇了摇头:“我这些兄弟都走了,我一个人活着干啥?”直到临刑前,他在牢里看到报纸上“舟山群岛解放”的消息,突然笑了,对着身边战友说:“你看,咱们没白干,能跟你们死在一块儿,值了。”
最后那幕我真不敢细看——吴石、朱枫、聂曦、陈宝仓被押赴刑场,没人哭哭啼啼,都挺着腰杆。这些人里,有的是将军,有的是普通情报员,有的本该跟着家人去香港过安稳日子,可他们偏选了最险的路,用命换来了能救更多人的情报。
现在剧播完了,好多人说“意难平”。可我觉得,这不是意难平,是咱们该记住的事儿——记住蔡孝乾的教训,别让贪念毁了自己;更要记住聂曦、陈宝仓他们的硬气,他们不是课本里的名字,是会为兄弟顶罪、临死还惦记国家的普通人。
《沉默的荣耀》没拍虚的,这些英雄的故事,比任何虚构剧情都有力量。咱们看完哭一场不算完,把他们的名字记在心里,把这份大义传下去,才是对他们最好的纪念。
来源:剧集探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