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条喜剧在网上飙到十五亿播放数,我第一反应就是:原来观众真愿意笑。片名叫《鹊刀门传奇》,东北口音配武侠动作,演员一句“行不行啊你”就把手机前的人逗乐。它说明一个事——轻松的外壳里也能塞社会味儿,观众并不排斥深一点的内容,只要做法顺手。
一条喜剧在网上飙到十五亿播放数,我第一反应就是:原来观众真愿意笑。片名叫《鹊刀门传奇》,东北口音配武侠动作,演员一句“行不行啊你”就把手机前的人逗乐。它说明一个事——轻松的外壳里也能塞社会味儿,观众并不排斥深一点的内容,只要做法顺手。
再往前推两天,广电总局发了那份二十一条。文件里没骂谁,只说以后涉案、现代偶像、古偶这三类先别扎堆,多给现实和历史让路。事情传开,阅文集团的版权咨询电话一下多出小一半,公司里承接项目的表格翻页都跟不上。策划们突然发现,写普通人的悲欢也能挣预算。
中午吃饭听朋友聊到《风吹半夏》,他只记住一句话:九十年代钢材很金贵。故事没上天入地,就是民营商人拆库房、跑码头、算盈亏。那股子摸索劲让人想起自家长辈。比起仙侠或满屏滤镜,这部剧更像老邻居的口述:真实,且弯弯绕不花哨。
有意思的是,现实剧并不都挂着严肃脸。《漂洋过海来送你》里,北京胡同小伙为了给爷爷找骨灰盒一路折腾,台词时常抖包袱,哭点和笑点贴得很近。公司负责人说,他们只做一件事——找个日常场景,然后拧一圈,调子就出来了。
镜头从成年人的风尘味跳到拆迁家庭。《多喜一家人》把“家和万事兴”的字画放进客厅,但下一秒就演怎么分那堵墙背后多出的几十万补偿。编剧后来承认,一开始想写温情,写着写着发现大家更想看戳心的争执,于是大胆改了走向。观众在弹幕里吵得凶,却没人关掉视频,这算一种默契。
孩童也没有被落下。新力量文化拍的《牧星战队》定位“父子肩并肩一起追”。小学生盯着宇宙飞船,家长琢磨“科技素养”这种新词,两端需求就这样搭在一起。《欢乐家长群》《米小圈上学记》更直接,班级微信群那点小误会被夸张放大,轻轻松松戳中家长的焦虑。
说到焦虑,很少有人注意一处细节:政策文件里虽然让古偶让位,可没说幻想元素不许出现。于是“现实+科幻”“现实+传统文化”的组合冒了出来。《道诡异仙》把古代志怪和当代社会拼到一块儿;《旧域怪诞》取九十年代县城做底,把“规则怪谈”垒成单元,很短,每集十来分钟,通勤路上就能看完。
同样打短平快主意的还有《从姑获鸟开始》。原著是多卷小说,制片方改成小单元,每段八到十集,解一个案子拆掉一个副标题,成本被切成几块,观众看到“贴标签”一样的剧名也不累,点击率反而上升。豆瓣阅读跟知乎盐言故事看标杆立起来,索性集中推现实向和创新向的IP,头部古偶不再独占头条推荐位。
历史题材这边也悄悄调头,不再只拍帝王将相。《唐人的餐桌》《五代风华》主角都是普通厨子、普通画匠。菜锅一翻、墨汁一洒,前朝后朝的更替就自然放进生活碎片,观众隔着屏幕闻见油盐味,也顺带补了点年代知识。
二十四格文化的高金玺提过一句,他帮团队做评估时不爱听“正能量”四个字,更看重“背景年份写清没”。像《风吹半夏》把1992写在第一场字幕里,观众立刻知道那是钢材涨跌最快的时期;同理,《旧域怪诞》选90年代县城,是因为那会儿塑料像素屏刚兴起,一股子土潮冲击感正好符合怪谈氛围。
现实加一点荒诞,就成了今天的喜剧。酷热的午后,年轻人戴耳机看《鹊刀门传奇》听见一句“江湖也得交社保”,笑出声;夜深,家里长辈打开电视重播《目之所及》,其实它是悬疑戏,可最抓人的是母女俩在案发现场外突然和解的对话。
顺着这种氛围,平台开始给喜剧开子品牌。爱奇艺把“小逗剧场”挂在首页,腾讯视频弄“板凳单元”,大意就是十几分钟一集,换场快,包袱密。单人打卡也好,全家围坐也好,都不耽误别的安排。数据回来后,片单更新速度反倒快过玄幻大制作,幕后说,因为周期短,风险低。
政策调整还拉动了一波人才流动。写古偶多年的人开始学做田野调查;做动作设计的团队被请去乡镇市场观察搬运工的姿势;一线城市灯光师跑到唐人街找老店的破招牌。剧本创作会不谈天花乱坠的价值观,而是问一句:这个场面观众有没有见过?若没见过,能不能让人信它真存在?
拆解到所有例子都在说同一件事:真实的底子,加一点稀奇角度,就能生出新鲜戏。观众留下来,是因为他们认得出角色的呼吸声。行业兴奋,是因为这个做法能反复使用。名为“广电二十一条”的指令像店门口的牌子,提醒厨师先把蔬菜洗净,再去想加多少调料。
等到下一个数据高峰出现,也许口碑好的仍是这样一碗家常菜:有人笑、有人吵、有人折腾半天又坐回原位。屏幕外的人看完抬头,发现夜宵摊已经收摊,街灯还亮,这就是故事和生活互相打了个照面的时刻。
来源:思辨玩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