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亮剑》里有个特别耐人寻味的桥段——李云龙打万家镇伪军骑兵营的主意。明明有心腹张大彪可用,他却偏偏让刚被撸下来的孔捷带队。更绝的是,这边刚得手,那边旅长的电话就跟过来了。
《亮剑》里有个特别耐人寻味的桥段——李云龙打万家镇伪军骑兵营的主意。明明有心腹张大彪可用,他却偏偏让刚被撸下来的孔捷带队。更绝的是,这边刚得手,那边旅长的电话就跟过来了。
这事说来挺有意思。独立团刚吃了败仗,正是缺装备的时候。丁伟送来的这份“大礼”——万家镇的伪军骑兵营,对李云龙来说简直是雪中送炭。但问题来了:打伪军一个营,派谁去最合适?
要理解李云龙为什么选孔捷,得先明白当时独立团的处境。李云龙刚接手这个“发面团”,团党委只有三个委员:他、赵刚政委,还有被降职的孔捷。三权分立,做什么决定都得商量着来。
这要放在以前的新一团,李云龙肯定自己就拍板了。但苍云岭的教训太深刻了——打了胜仗还被撤职,调到被服厂绣花。吃一堑长一智,现在的李云龙,也学会玩政治了。
再看独立团的实际情况:二营被打残了,缩编成一个连,张大彪这个营长只能当连长。一营倒是建制完整,但营长是孔捷的老部下。让孔捷去指挥,确实最顺手。
不过,李云龙的精明之处在于,他这一招可谓一石三鸟。
首先,拉拢了孔捷。团党委三个人,把孔捷争取过来,以后办事就方便多了。
其次,给了老战友一个翻身的机会。孔捷刚被老总骂成“发面团团长”,正需要立功表现。这批军马就是最好的机会。
最重要的是,李云龙太清楚八路军的家底了。养一个骑兵营?想都别想!一匹马顶四个战士的口粮,独立团根本养不起。最后肯定要上交旅部,既然如此,何不做个顺水人情?
说到旅长,这事就更有意思了。军马刚到手,旅长的电话就追过来了。是谁告的密?
孔捷?不可能。他要告密早就告了,何必等到马都抢回来了?
赵刚?也不太像。虽然李云龙一开始瞒着他,但后来都说开了,赵刚也站在李云龙这边。
这么一想,嫌疑最大的反而是张大彪。别忘了,张大彪在总部机关有老乡,消息灵通着呢。而且时间点也对得上——军马第一天放在一营,第二天张大彪发现后,旅长就知道了。
不过,我倒觉得这很可能是李云龙自导自演的一出戏。他太了解旅长了,与其等旅长来要,不如让张大彪主动“泄露”消息。这样既能让旅长承他的人情,又能让孔捷的功劳被上面知道。
说实话,看到这里不得不佩服李云龙的成长。从新一团时的一言堂,到如今懂得平衡各方关系,这个曾经的“愣头青”,终于学会了在规则内办事。
万家镇这一仗,表面上打的是伪军,实际上打的是人情世故。李云龙这一手玩得漂亮,既壮大了独立团,又团结了同志,还在旅长那里卖了个人情。这样的李云龙,确实让人刮目相看。
您觉得这个告密者到底是谁?欢迎在评论区聊聊您的看法。
来源:视客影院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