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嬛殿选撂牌子,与果郡王定情,赐婚日两道圣旨彻底改变她的人生

西瓜影视 内地剧 2025-10-15 14:49 2

摘要:"莞莞……"他喃喃地唤着,声音里带着近乎病态的痴迷,"你再为朕跳一次惊鸿舞,好不好?就像当年她为朕跳的那样……"

"啪!"

"莞莞……"他喃喃地唤着,声音里带着近乎病态的痴迷,"你再为朕跳一次惊鸿舞,好不好?就像当年她为朕跳的那样……"

我用力抽回手,一言不发,转身走向他书案后的暗格。

那是我刚刚在他醉倒时才发现的机关。轻轻一按,暗格应声而开。

里面没有兵书,没有密诏,只有一只旧得发黄的蝴蝶风筝。

风筝的翅膀上,用朱砂写着两个小字:允礼。

皇帝的酒瞬间醒了大半,眼中闪过一丝惊慌。

"谁准你动的!放下!"

我举起那只风筝,举到他眼前,声音平静得没有一丝波澜,却字字如刀。

"陛下,臣妾只是想知道,您究竟是在透过我,看谁?"

"放肆!你一个妃嫔,岂可擅动朕的私物!"

"你们兄弟二人,究竟把我当成了什么?一个玩物?一个替身?还是……一个可以让你们怀念故人的道具?"

01

那年杏花微雨,紫禁城内一年一度的殿选如期而至。

巍峨的太和殿内,满屋子的秀女个个都像枝头最艳的花朵,她们穿着各自家族精心准备的华服

卯足了劲儿要开给那唯一能决定她们命运的人看。

有的低眉顺眼,有的娇羞妩媚,有的端庄大方,各种风姿尽显无疑。

我坐在角落,身上是母亲连夜赶制的湖蓝色旗装,质地虽好,却素净得像一汪清水,在这片姹紫嫣红里,几乎要被淹没。这正合我意。

我不想被选上。

父亲甄远道官居大理寺少卿,虽非权贵之家,却也算得上书香门第。

家中虽不富贵,但胜在和睦安宁。

我自小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心性单纯,只愿求得"一生一世一双人"的简单幸福,择一良人,相夫教子,安度此生。

而不是在这四方天地里,与一群女人争抢一个男人的垂怜,在勾心斗角中度过余生。

父亲本不愿让我参加选秀,但皇命难违,凡是适龄的官家女子,都必须参选。临行前,母亲拉着我的手,眼中含泪:

"嬛儿,娘知道你不愿意,可这是天命,咱们抗不得。你记着,若是不幸被选中,也要保重自己。"

"娘,您放心,女儿自有分寸。"

我握紧母亲的手,心中已有定计。

轮到我时,我低眉顺眼地走上前,行了一个规规矩矩的礼,不卑不亢,但也绝不出彩。

"抬起头来。"

皇帝的声音从高高的御座上传来,带着一丝慵懒的威严。那声音低沉磁性,却让我心中一紧。

我依言抬头,尽力保持面无表情。

那一瞬间,我清晰地看到皇帝眼中闪过一丝震惊,甚至连坐姿都微微前倾。不仅如此,坐在一旁的太后也发出了一声几不可闻的轻吸。

我知道是为什么。从小到大,我听过无数次这样的话——"嬛儿这张脸,真像极了当年的纯元皇后。"

纯元皇后,那个在宫中如传说般存在的女子,皇帝的原配,也是他此生挚爱。她早逝多年,却仍是整个后宫女子都比不过的存在。

而我,偏偏有一张与她相似的脸。

"你叫什么名字?"皇帝的声音带上了一丝莫名的温度。

"臣女甄嬛。"我尽力让声音平淡无奇。

"哪个'嬛'?"

"嬛嬛一袅楚宫腰的'嬛'。"

这是我从小就会背的诗句,也是父亲给我取名时的典故。但我故意说得毫无诗意,就像背书一样机械。

皇帝的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身子向后靠去,恢复了那份漫不经心。但我能感觉到,他的目光一直没有从我身上移开。

接下来的才艺问答,我更是故意答得平庸至极。

"你可会诗词?"

"回陛下,臣女略知一二,但不甚精通。只会些《三字经》、《千字文》之类的启蒙读物。"

实际上,我自幼熟读诗书,对诗词歌赋颇有研究,但此时必须隐藏。

"那女工呢?"

"臣女针脚粗疏,只会些粗活,绣花之类的精细活计实在不行。"

我垂着头,尽力表现得怯懦无能。

"琴棋书画可有所长?"

"臣女愚钝,这些都不甚精通。"

我极力将自己塑造成一个除了一张脸,便再无长处的空壳美人。

这样的女子,或许能在选秀中脱颖而出,但绝不会在后宫中走得太远,更不会得到皇帝的真心。

我只想落选,然后回到家中,寻一门合适的亲事,过普通人的生活。

就在我以为自己即将成功时,一道温润如玉的声音从皇帝身侧传来。

"皇兄,这位甄姑娘的'嬛'字,臣弟倒觉得,用'譬彼舟流,不知所届'来解,更有意趣。"

我循声望去,说话的是一位年轻的王爷。他眉目俊朗,气质洒脱,身穿月白色的王服,腰间佩着一块温润的美玉。最特别的是他的眼神,清澈如水,正含笑看着我。

是果郡王允礼。

我虽深居闺中,但对于皇室成员还是有所了解的。

果郡王允礼,皇帝的同母弟弟,今年二十六岁,至今未娶。

他不仅相貌出众,更是才华横溢,精通诗词书画,在京中享有盛名。

更重要的是,他的目光里没有那种令人不适的审视和占有欲,只有一种纯粹的欣赏和好奇,就像是在看一件美好的艺术品。

"十七弟倒是会替人解围。"皇帝淡淡地说,声音里带着一丝玩味。

允礼微微一笑:"皇兄,臣弟只是觉得这位姑娘虽然看似平凡,但眉宇间有一股清雅之气,与众不同。"

我心中一惊。这位王爷的眼光竟如此毒辣,竟能看出我的伪装。

皇帝深深地看了我一眼,然后看向允礼,眼中闪过一丝我看不懂的情绪。

最后的结果,我被撂了牌子。

皇帝的理由冠冕堂皇:"秀女甄氏,貌有余而才不足,性情恐不坚韧,不足以堪当妃嫔之重任。"

我心中一块大石落地,几乎要当场笑出声来。太好了!我成功了!

跟着其他落选的秀女们走出太和殿,春日的阳光照在身上,暖洋洋的,连空气都显得格外清新。我深深地吸了一口气,感觉整个人都轻松了。

我以为我终于逃脱了这个金丝笼子。

我没看到,在我转身的那一刻,御座上的皇帝,眼中闪过的是志在必得的冷光,仿佛在看一只已经入了网的猎物。

我也没看到,果郡王允礼的目光,久久地停留在我离去的背影上,眼中有着复杂的神情。

马车缓缓驶出皇宫,我靠在车厢里,心情前所未有的轻松。

"小姐,您看起来很高兴。"丫鬟浣碧小声说道。

"当然高兴。"我笑道,"我们可以回家了,再也不用担心被困在那个地方。"

浣碧有些担忧:"可是小姐,老爷和夫人知道您落选,会不会失望?"

"不会的。"我摇摇头,"爹爹和娘从来不是那种趋炎附势的人。他们会为我高兴的。"

马车轮子在石板路上发出有节奏的声响,我闭上眼睛,开始憧憬未来的生活。

或许爹爹会为我寻一门好亲事,找个知书达理的书生,我们可以相敬如宾,举案齐眉。

或许我们会有几个可爱的孩子,我可以教他们读书识字,看着他们一天天长大。

这样的生活,平凡却美好,正是我心中所想。

回到家中,父亲母亲果然没有责怪我,反而松了一口气。

"嬛儿,你平安回来就好。"母亲拉着我的手,眼中满是慈爱,"娘就怕你被选中,从此母女分离。"

父亲也点点头:"选不上也好,咱们家虽然不富贵,但一家人在一起,比什么都强。"

我心中暖暖的,更加庆幸自己的选择。

然而,我不知道的是,一场更大的风暴,正在悄无声息地向我袭来。

02

我与允礼的相遇,是在京郊的一处梅林。

那片梅林属于一座皇家别院,早已荒废,据说是纯元皇后生前最爱来的地方。

我撂牌子的事,在京中成了不大不小的笑谈。为免烦扰,我常借口养病,一人来这清净之地散心。

那天,我正循着梅香往深处走,忽闻一阵悠长的笛声。

笛声婉转,带着一丝挥之不去的惆望,吹的是一曲《长相思》。

我寻声而去,只见梅树下,一个熟悉的身影负手而立,正是果郡王允礼。

他见我来了,也不惊讶,只是停下笛声,对我微微一笑。

“甄姑娘。”

“王爷。”

“你也喜欢这里的梅花?”

“这里的梅花,开得比别处更自由些。”

他眼中的笑意更深了。

“说得好。它们不为取悦任何人,只为自己盛放。”

那天的阳光很好,透过稀疏的梅枝,在他白色的衣袍上洒下斑驳的光影。

我们没有说太多话,只是并肩在林中漫步。

他给我讲这别院的旧事,讲哪一棵梅树是哪一年栽下的。

他的学识渊博,言语风趣,和他在一起,我感觉无比的轻松自在。

从那天起,我们的“偶遇”越来越多。有时是在梅林,有时是在城南的茶楼,有时是在护城河边的柳树下。

他总能找到我。他送我一支他亲手做的玉笛,笛身上刻着小小的梅花。

他说,这玉笛的材质,与他手中的那一支,来自同一块璞玉。

他带我去一家茶楼,总是坐在靠窗的那个老位置。他说,这里的茶点,有他记忆里的味道。

我彻底沦陷了。

这个男人,他懂我,尊重我,欣赏我那个不愿被束缚的灵魂。他眼中的我,不是谁的影子,只是甄嬛。

那年上元节,他拉着我,挤在熙熙攘攘的人群里看花灯。他为我赢得一盏最好看的走马灯,灯上画的是一对自由飞翔的鸟儿。

“嬛儿,你看,那像不像我们?”

“我们?”

他忽然站定,在喧闹的人声中,认真地看着我的眼睛。

“嫁给我,好吗?”

周围的烟花瞬间炸开,绚烂的光芒映在他清亮的眼眸里。我的心跳得厉害,用力地点了点头。

那一刻,我以为我拥有了全世界。

03

经过几个月的准备,允礼终于决定正式入宫,向皇帝请旨赐婚。

那天清晨,我换上了最好的衣裳,是一套藕粉色的绸缎袄裙,母亲亲手绣的花样。

允礼也穿上了正式的王服,整个人显得庄重而英俊。

"嬛儿,你紧张吗?"他握着我的手,给我力量。

"有一点。"我如实说道。

"不用怕,皇兄会同意的。"他安慰我,"我们的感情这么深,他不会忍心拆散我们。"

我点点头,心中却还是忐忑不安。毕竟,我只是一个落选秀女,身份卑微,能否配得上果郡王,还要看皇帝的意思。

马车缓缓驶向皇宫,我的心跳得越来越快。

我们被带到了养心殿。这是皇帝处理政务和接见大臣的地方,庄严肃穆,让人不敢造次。

允礼拉着我的手,我们一起跪在养心殿冰冷的金砖上。

我能感觉到,我的手心全是汗,但允礼的手却很温暖很稳定,给了我无穷的力量。

"臣弟允礼,携甄氏,恭请皇兄圣安。"允礼的声音洪亮而坚定。

"起来说话。"皇帝的声音从御座上传来,听不出喜怒。

我们站起身,我不敢抬头,只能看着地面的金砖。

"十七弟,你带着甄氏来见朕,所为何事?"皇帝明知故问。

"皇兄,臣弟今日前来,是想请皇兄恩准,赐婚甄氏为臣弟嫡福晋。"允礼的话说得很郑重。

殿内一片寂静,我能听到自己的心跳声。

皇帝沉默了很久,久到我几乎以为他要拒绝。殿内的空气仿佛都凝固了,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来。

我偷偷抬头看了一眼御座上的皇帝。他正在审视着我们,眼神复杂,有审视,有玩味,还有一丝我看不懂的怒意。

"十七弟,你可想好了?"皇帝终于开口,声音低沉,"这甄氏,不过是个落选秀女,配得上你果郡王的身份吗?"

"皇兄!"允礼有些激动,"臣弟看重的不是身份,而是人品。甄氏品德高洁,才情出众,臣弟心意已决,此生非她不娶!"

我心中一暖,没想到他会如此维护我。

皇帝听到"此生非她不娶"这几个字,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

又是一阵长久的沉默。

就在我以为皇帝要拒绝时,他忽然笑了起来。那笑声在空旷的大殿里显得格外突兀,甚至有些刺耳。

"好!好一个'此生非她不娶'!"

他站起身,走下御座,亲自扶起了允礼。这个动作让我有些意外,看起来他似乎很高兴。

"既然十七弟如此情深,朕岂有不成全的道理?"

他转头看向我,嘴角噙着笑,但眼神却很冷。

"甄氏。"

"臣女在。"我连忙跪下。

"你可知罪?"他的话让我摸不着头脑。

"臣女不知何罪之有。"

"你最大的罪,就是让朕的十七弟,为你如此神魂颠倒。"

他拍了拍允礼的肩膀,声音里带着一丝戏谑,"不过,既然能让朕的弟弟这么用情至深,想必你也有过人之处。"

他重新走回御座,挥挥手。

"传朕旨意,册封大理寺少卿甄远道之女甄氏为果郡王嫡福晋,择日完婚。"

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皇帝竟然同意了!而且不仅同意了,还直接册封我为嫡福晋!这是我做梦都不敢想的事情。

允礼的脸上也是掩饰不住的喜悦,他紧紧握着我的手,眼中满含深情。

"谢皇上恩典!"我们一起叩谢。

"行了,你们回去准备吧。朕会派人去甄府宣旨。"皇帝摆摆手,似乎有些疲倦。

我们再次行礼,然后退出了养心殿。

走出殿门的那一刻,外面的阳光明媚得刺眼,我感觉自己像在做梦一样。

"嬛儿,我们成功了!"允礼激动地说,"皇兄答应了我们的婚事!"

"我还是有点不敢相信。"我有些恍惚。

"这是真的。"他将我拉入怀中,"嬛儿,我们很快就能在一起了。"

那一刻,我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女人。

幸福来得如此突然,但很快,更大的打击也接踵而至。

赐婚的圣旨很快就到了甄府。

父亲母亲喜极而泣,整个甄府都沉浸在一片喜气洋洋之中。

下人们忙着张罗婚礼的事宜,母亲开始准备嫁妆,连空气中都弥漫着喜悦的气息。

我抚摸着那卷明黄的圣旨,上面每一个字,都像是通往幸福的阶梯。

然而,就在圣旨到达的同一个时辰,另一队宫人快马加鞭,再次来到了甄府门口。

"圣旨到!"

我们全家再次跪下接旨,心中都有些疑惑。刚刚不是已经宣过旨了吗?

来源:影视大哼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