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4年6月,台北二二八纪念馆一份迟到74年的小职员财产扣押单,把吴石案重新推上热搜:基隆港务局王昌诚因家产被查封,转身把岳母朱枫、上线吴石全卖了;同一时间,台湾档案局解密“光明专案”显示,国民党1949年就盯死吴石,比蔡孝乾叛变还早一年。
“原来英雄不是被叛徒拖下水,而是自己把生死算好了才往前走。
”
2024年6月,台北二二八纪念馆一份迟到74年的小职员财产扣押单,把吴石案重新推上热搜:基隆港务局王昌诚因家产被查封,转身把岳母朱枫、上线吴石全卖了;同一时间,台湾档案局解密“光明专案”显示,国民党1949年就盯死吴石,比蔡孝乾叛变还早一年。
档案一出,岛内网友炸了:
“早被盯上还能传回那么多情报?
根本是开挂。
”
“王昌诚算啥背叛,家产被抄光,换你你也崩。
”
“吴石日记写‘虽九死其犹未悔’,原来他早知死路,硬走。
”
几句话把悲壮拉满,也把“叛徒”二字撕开了口子。
过去教科书一句“蔡孝乾叛变导致吴石暴露”太省事,如今新料叠加,故事成了三层滤网:
最上层是国民党“光明专案”机器式盯人,200人名单里吴石排前10,电话、信件、司机全被建卡;
中间层是白色恐怖老手段——抄家冻产,王昌诚一家四口瞬间断粮,举报换活路;
最底层才是吴石自己,48年就写“终将暴露”,把情报加密、线路分散、遗书提前拍好,等于给自己按下倒计时。
有人骂王昌诚软骨头,可纪念馆里那张财产清单连电风扇都列上去,真·刮地皮,谁扛得住?
有人心疼朱枫,其实她早被标注“阿菊之母”,一上岸就多人跟拍,能跑六天六夜已奇迹。
更多人在论坛刷“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把吴石比作“现实版《潜伏》余则成提前开上帝视角”。
新档案还留了个尾巴:毛人凤报告缺页,吴石孙女吴红去年喊话“继续要纸”。
网友神回复:
“缺的那几页,大概写着‘此部分仍适用于今日’。
”
“别找了,找到也墨汁涂黑,老操作。
”
故事翻完,一句话总结——
英雄不是最后一刻才亮身份,而是把牺牲写进日程表,照常打卡上班。
评论区高赞:
“以前觉得叛徒可恨,现在看都是系统碾压个人,吴石提前一年就知道结局还继续传情报,这谁顶得住?
致敬。
”
来源:剧评风云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