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3年初《狂飙》大结局一播,满屏都是安欣给高启强送饺子的镜头,屏幕上还打着“京海市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取得阶段性胜利”的字儿。
2023年初《狂飙》大结局一播,满屏都是安欣给高启强送饺子的镜头,屏幕上还打着“京海市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取得阶段性胜利”的字儿。
可看剧的大伙儿一点都没觉得爽,弹幕里“就这?”刷得密密麻麻。
本来这剧照着前面的劲儿能封神,结果偏偏留了三个大坑,最后成了好多人心里“差点意思”的意难平。
时过经年,今天咱们就聊聊这三个坑到底为啥让人膈应。
赵立冬在剧里的头衔不少,京海市政协副主席、市委副书记、市长,关键是他在京海政坛一待就是二十年,连秘书小王都跟着他没挪地方。
看到这儿就犯嘀咕,现实里哪有这种情况?县处级以上的干部,每七年就得换个地方任职,这规矩是为了防止有人在一个地方扎太深、势力太大,算是条铁律。
剧里从第10集开始,大伙儿就等着看赵立冬背后的省级“大老虎”现身,结果督导组收网的时候,最大的官还是他自己,那所谓的“大老虎”就只在旁白里提了一嘴。
有人说这是编剧留的留白,让赵立冬当个体制惰性的符号。
可符号也不能飘在天上啊,没有更高层级的人护着,他怎么压得住省里派来的调查组?省纪委收到的举报材料,为啥好几次都石沉大海?
结局字幕就写了句“赵立冬被开除党籍、判处死缓”,剧组是把最难写的官场生态给一笔带过了,用“上面有人”四个字就把该追问的制度问题给糊弄了。
本来赵立冬倒台该是“天网恢恢”的事儿,结果整得跟“剧情杀”似的,既然没大老虎,那就让他这个中老虎扛下所有罪,既安全又省事。
但看剧的都门儿清,真能让一个市长在地方横二十年,绝不是一句“黑恶势力渗透”就能说明白的,那是更深层的权力没管住。
本来以为《狂飙》能把这层说透,结果临门一脚怂了。
剧组这不是留白,是回避难题。
讲完赵立冬的坑,咱们再说说更让人憋屈的,剧里三条本该发光的正义暗线,最后全被“静音”了,曹闯、李响、陆寒这三个警察,到结局都没等来该有的交代。
先说说曹闯,他是安欣的师父,第6集就因公殉职了,追悼会上还盖着党旗,官方说他是“与歹徒搏斗壮烈牺牲”。
但剧里第4集早有暗示,曹闯被赵立冬收买了,泄露了行动路线,才导致围捕失败。
后来安欣在李响墓前烧纸,哭着说“师父的账我一定要算”,那时候我跟大伙儿一样,都等着看曹闯的事儿能有个说法。
结果大结局里,赵立冬的起诉书念了五分钟,曹闯的名字一次都没提。
他到最后还是“烈士”,家属还在领抚恤金,就跟那场腐败交易从没发生过一样。
李响就更惨了,他用十年时间搜集赵立冬的犯罪证据,还留下了U盘和手写材料,结果第27集被高启强灭口了。
安欣当时对着他的尸体发誓,说“响,我让你清清白白离开”。
当时还跟朋友说,这后续肯定得给李响正名,结果等到剧终,李响还背着“违规办案、意外殉职”的黑锅,那些能证明他清白的U盘,在督导组的证据清单里直接没影了。
这时候才明白,所谓的“兄弟情”,原来只是安欣的独角戏,剧组一句“证据不足”,就把李响的事儿永远封起来了。
还有陆寒,这个年轻刑警追查高启强的枪击案,第32集就“失踪”了,刑警队的档案写着“擅自离队、下落不明”。
大结局里说他的尸体在废弃矿井里找到了,但字幕就给了一句“相关责任人被依法追责”。
谁下的命令?谁开的枪?这些关键问题一个都没说。
剧里陆寒的母亲就只有一场戏,她拄着拐杖到市局问“我儿子去哪了”,安欣啥也没说,镜头一切就没下文了。
本来这三条人命,该是撕开黑幕最锋利的口子,结果到收官的时候全被剧组压下去了。
咱们没等来“烈士正名”“警官追授功勋”的情节,只能自己脑补,也许现实里,很多真相就是来得太迟。
最后再说说黄瑶的“终极反水”,这段看着挺爽,可细想全是漏洞。
最后一集里,黄瑶把强盛集团的真实账册交给督导组,高启强当场被捕,弹幕里全是“卧薪尝胆”“父债女偿”的评论。
可掌声刚过,问题就来了,一个20岁出头的小姑娘,怎么在半年内拿到核心财务密档的?
而且为啥早不交晚不交,偏偏在督导组要撤离的当天交?更奇怪的是,她举报完高启强,对着安欣说“我终于可以睡个安稳觉了”。
镜头还特写了她的微笑,可剧里压根没提,她母亲黄翠翠的死、父亲老默的自杀,都跟高启强直接相关,她作为唯一继承人,很可能要承担巨额退赔,甚至面临洗钱指控。
这些现实里该有的后果,剧里全给抹掉了。
本来想夸编剧这段写得妙,后来发现根本不是那么回事儿。
黄瑶的复仇就像一场“金手指”游戏,需要她推动剧情的时候,她就能瞬间拿到所有权限;剧情不需要了,她连句后续采访都没有。
如果举报就能洗白,那高启强何必费劲追杀谭思言、陷害陆寒?直接让对手“反水”不就行了?
现实里查涉黑案件的财务证据,哪有这么容易?
而且现实里对污点证人的处理,也不是剧里那样。
剧里对黄瑶的后续完全不提,说白了就是为了追求高潮爽点,牺牲了人物逻辑和现实复杂性。
回头看《狂飙》这三个坑,其实都指向同一个问题:剧组对制度和人性的复杂性不敢碰。
赵立冬的二十年在位,本来能用来讲地方“圈子文化”怎么让权力监督失效;
曹闯、李响、陆寒的牺牲,本来能追问基层警察在“破案”和“保命”之间的难处;黄瑶的复仇,本来能说说“受害者变加害者”的灰色地带。
但《狂飙》选了最安全的方式收尾,把这些宏大的命题,都塞进了“善恶有报”的爽剧框架里,用“扫黑除恶胜利”的字幕,替换了该有的制度反思。
所以大伙儿看完结局觉得失重,不是因为故事没讲完,是因为《狂飙》终究没敢真正“狂飙”到深水区。
高启强吃饺子时的眼泪,安欣白发下的微笑,看着挺感动,其实都像精致的壁纸,把墙里的裂缝遮住了。
剧播完了,片尾曲响起来的时候我在想,咱们看剧时纠结的那些坑,其实不在京海,也不在剧本里,而在我们每个人的生活里。
来源:月影星辰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