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央视把《造城者》单独拎出来压轴,相当于在年会上把最大的红包塞给平时不吱声的那个同事,全场瞬间安静——原来真正的大奖从来不是按资排辈。”
“央视把《造城者》单独拎出来压轴,相当于在年会上把最大的红包塞给平时不吱声的那个同事,全场瞬间安静——原来真正的大奖从来不是按资排辈。”
片单一共21部,它排第22部,海报比别人的大一圈,字号加粗,还给了独发字样。
业内群第一时间刷屏:基建剧也能享受古偶待遇?
有人翻出去年收视曲线,发现央视一套只要押注现实题材,平均收视破1.5是基本盘,可基建这个分类过去十年只有纪录片,零电视剧样本,等于把空白直接算进预期,胆子够肥。
赵丽颖的名字紧跟在“独发”后面,黑粉截图还没来得及发“央视不带她玩”,官宣就甩出高清剧照:她戴着白色安全帽,帽檐压到眉毛,背景是真实工地塔吊。
粉丝松口气,却也有人嘀咕:古偶女王跑灰里来,能真香吗?
数据说话——她上一部现实剧《风吹半夏》网台双爆,把钢铁进出口拍成了短视频二创顶流,央视索福瑞给的年榜,她个人贡献度占全剧32%,换算下来,每三个点开播放的人里就有一个是冲她,这还是被卫视分销后的成绩。
央视这次直接锁全集版权,相当于把母鸡连窝端,不再给外人分蛋。
黄晓明同时出现在片单,却是“二番”。
他上一部央八剧《好事成双》刚帮他甩掉“油腻”标签,演技弹幕从“别耍帅”变成“居然能共情”,平台热度曲线显示,他哭戏那集弹幕密度暴涨4倍,网友刷“许幻山对不起”。
这次让他给赵丽颖搭戏,聪明之处是互补:她带草根韧性,他带精英气场,刚好对应基建项目里乙方包工头与甲方城投公司的天然冲突,戏还没拍,人物张力已经摆好。
更妙的是配角:陈明昊、朱媛媛,一个话剧圈封神的“变态系”演员,一个被观众默认“国民媳妇”的低调影后。
两人一左一右,把流量夹在中间,像两根桩子,防止表演悬浮。
导演是《功勋》《白鹿原》的摄影师出身,第一次独立掌镜,视觉习惯先保证尘土真实感,再谈浪漫。
剧组在宁波杭州湾新区封闭拍摄,现场照片流出,脚手架是真的,混凝土标号C30,也是真的,演员鞋帮全是泥浆,道具组说“想擦?门儿没有,灰尘才是最大反派”。
基建剧最难的是把“钢筋混凝土”拍出心跳。
编剧给出的切口很小:一条被居民投诉十年的“断头路”终于要修,却卡在最后一户。
赵丽颖演的项目经理白天跑批文,晚上给老太太唱越剧,因为老太太年轻时是戏班子台柱,唱段比合同管用。
黄晓明演的市投副总,表面是甲方,其实背着化债压力,一旦超预算,他的仕途就堵死。
两个人一个要通,一个要省,矛盾天天撞墙,却得一起想办法,把“城市更新”四个字翻译成老百姓能听懂的“明天孩子上学少绕两公里”。
故事没有宏大口号,全是算盘珠子噼啪响,观众一看:这不就是我家门口那条天天堵的马路吗?
央视把这部剧放到2026年Q4,算盘也很精。
明年是“十四五”倒数第二年,各地新城建设进入验收期,屏幕里修一条路,屏幕外可能真有一条路同步贯通,现实与剧情互相打卡,热搜都不用买。
广告口已经传出,工程器械品牌、国产重卡、水泥龙头在排队谈植入,单集冠名费比同期古装剧高20%,因为广告主算过,看古偶的人下单饮料,看基建的人下单钢材,客单价不是一个量级。
观众最担心的点也摆在明面:会不会又拍成“领导视察天降大雨,众人握拳喊口号”?
预告片里给出一句台词:“混凝土一旦开裂,责任终身追溯。”瞬间把宏大叙事压到个人肩膀,这是真·搬砖人日常。
再配上一组数据——全国注册一级建造师超80万,平均每年要背3万条规范,项目终身责任制写进法律,出错就进黑名单。
把他们的KPI拍出来,比任何狗血都刺激。
所以,《造城者》不是来歌颂灰尘,而是把灰尘里的人拎到聚光灯下:他们也有KPI,也会脱发,也被老婆微信拉黑。
央视这次用独发+压轴,相当于给整个行业递话:别只盯着古装谈恋爱,现实题材也能当王牌。
观众如果愿意点开,大概率会看到自家门口的倒影,然后默默搜一下“建造师报考条件”,这大概就是剧集与现实最漂亮的合谋。
来源:墨染追剧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