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串串剧” 新模板?《许我耀眼》拼接热门却失内核

西瓜影视 内地剧 2025-10-15 17:08 1

摘要:本来不少人觉得它能当今年最爆的现偶剧,结果大结局一出来,评分只给到6.5,满屏都是“失望”“烂尾”的吐槽。

最近《许我耀眼》在腾讯站内热度直接冲过3万,热搜更是一个接一个上。

本来不少人觉得它能当今年最爆的现偶剧,结果大结局一出来,评分只给到6.5,满屏都是“失望”“烂尾”的吐槽。

今天就聊聊这剧,为啥热度上去了,口碑却塌了。

这剧最明显的问题,就是像“串串房”一样,把各种热门元素硬拼在一起。

本来想夸它前几集节奏快,后来发现全是抄的。

女主许妍装名媛骗婚,跟韩剧《安娜》几乎一个模子,讲阶级差异那套,又学了《寄生虫》的“气味论”,连后期女主被网暴的镜头,都跟《我们与恶的距离》一比一复刻。

它确实懂怎么抓眼球,用短剧的爆点节奏加长篇剧的转场,第一集就放“豪门婚前试炼”的戏码。

许妍带假父母应对考察,假爹被婆婆挖坑问餐馆,还能圆回来,看着挺有智斗感。

但说实话,这智斗全靠信息差撑着,逻辑根本站不住脚。

比如女主就练了一个月水袖,居然能搞定整个豪门太太团,这不是配角降智是什么?

现在影视圈里这种“串串剧”不少,都想着拼热门元素省事儿。

之前有部现偶剧也是,又加电竞又加校园,还塞了“追妻火葬场”,开播热度挺高,结果后面因为情节割裂,评分直接掉到5.8。

这种剧看着热闹,实则没一点自己的东西,火得快凉得更快。

这剧一开始吹“恶女上桌”,确实勾住不少人。

许妍把野心写在脸上,又是装高知家庭又是骗婚,还喊“要争要抢”的口号,看着像要搞大女主事业。

当时我还觉得,终于有部剧不拍傻白甜了,结果没几集就翻车了。

男女主互相揭穿身份后,剧情直接拐向“追妻火葬场”。

许妍之前的算计全没了,搞直播卖货靠老公家打赏,做衣服品牌要男主陪着调研。

解决问题更是离谱,为了搞定黄总,去照顾人家阿兹海默的妈,居然还能让老人痊愈,外国投资人千里迢迢来,不是谈合作是看他俩谈恋爱。

搞不清这剧到底想表达啥,本来的“恶女”硬是变成了靠男人的小白花。

男主沈皓明也一样,之前精于算计,转头就成了“许妍我罩着”的忠犬,连离婚冷静期耍赖都能当“发糖”。

老实讲,国产剧里标着“恶女人设”的,十部有八部最后都这样,既想靠反套路吸睛,又不敢真让女主打破规则,说到底还是创作太怯懦。

看《许我耀眼》总觉得隔了层东西,后来对比了国外的剧才明白,差在“敢不敢直面真实”。

这剧里想讲欲望和阶级,却总绕着走,男主沈皓明利用前女友妹妹签合约,转头就说“只爱许妍”,剧里居然还把这当糖点。

说白了,就是用“男主更烂”来合理化女主的算计,再用“纯爱”洗白一切,根本不敢碰真实的人性。

人家国外的剧就不一样,《怒海沉尸》里,穷小子杀了富二代换身份,镜头直接拍他穿人西装照镜子的迷恋,还有盯着死鱼的阴鸷,把欲望扭曲的样子全露出来。

韩剧《安娜》更直接,女主被上流社会吞没后,发现自己变成了曾经讨厌的人,最后果断烧掉一切承担代价。

如此看来,不是题材不行,是咱们的剧总想着“讨好”。

怕观众接受不了角色的坏,就用爱情当遮羞布,怕触及深层矛盾,就绕回狗血言情。

这样写出来的故事,看着没毛病,实则一点力量都没有。

《许我耀眼》的争议,其实是国产现偶剧的缩影,总在流量里打转,没真正想过做内核。

它不是没抓到好方向,“小镇青年阶级跨越”“女性野心”这些点都能挖,但最后全落在了“纯爱”上。

毫无疑问,国产现偶要突破,得先抛开“纯爱万能”的想法。

别再拼接热门元素了,不如深入挖挖本土的社会议题,比如许妍这种假名媛背后的焦虑,其实很多人都有共鸣。

也别再让女性角色喊着独立口号,却处处靠男人,真的独立该是经济和精神都硬气。

本来以为这剧能开个好头,结果还是走了老路子。

希望后面的剧能有点勇气,别再换汤不换药的搞言情了,毕竟观众看剧,不只是图个热闹,更想看到点真东西。

来源:奇史怪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