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谍战剧的江湖里,特工们向来是谨言慎行,临危不乱,镇定自若,有着极强的心理素质。可在《沉默的荣耀》里,身为国防部参谋次长的吴石虽堪称一流特工,立下不朽功劳,却也有多次失误,看得观众直冒冷汗。今天咱们就好好扒一扒,剧中吴石的几次失误场面。
在谍战剧的江湖里,特工们向来是谨言慎行,临危不乱,镇定自若,有着极强的心理素质。可在《沉默的荣耀》里,身为国防部参谋次长的吴石虽堪称一流特工,立下不朽功劳,却也有多次失误,看得观众直冒冷汗。今天咱们就好好扒一扒,剧中吴石的几次失误场面。
特工接头讲究“隐蔽、低调、不留痕迹”,最好是在人群里一混就消失,谁也记不住你的脸。可吴石,跟交通员张灏接头时,选了个比商场还热闹的地方,台大医院门诊楼前。这地方人来人往,本就容易引人注目,更要命的是两人的“身份配置”:一个是穿着笔挺军装、前呼后拥的国防部次长,一个是满身风尘、一看就跑船的轮船大副。这俩往一块儿一站,反差太大,极易引起别人怀疑。
果不其然,负责盯梢的特务谷正文,一眼就看出了不对劲:“这两个穿着反差巨大的人,凑这么近干啥?”随后张灏直接被盯上,最后为了保护吴石只能自杀。两人接头至少换身差不多的衣服,不至于这么显眼,这么快暴露。
干特工,“证据销毁”是必修课,口诀就俩字:“彻底”。文件、照片、纸条,要么烧得连灰都不剩,要么泡得烂成泥,绝不能给敌人留半点念想。可吴石处理张灏的特别通行证时,不知为何他就把证撕成几片,随手扔河里了。先不说河里的水流会不会把碎片冲到岸边,关键这“撕纸”的力度还不大,撕得不是很碎。果不其然,保密局的人跟捡宝似的,把碎片捞上来一拼,把完整的通行证直接复原了!更奇怪的是吴石还留着张灏的完整照片,没及时烧掉,最后这照片也成了特务指认他的“铁证”。
后来观众复盘这段时,都替他着急:“为什么烧掉呢?就算没打火机,把碎片嚼碎了咽下去也行啊!”说到底,还是张灏为保他而牺牲对他打击太大,从而对风险的判断失误,鬼使神差的以为“撕了扔了”就安全了,却忽略了对手是无孔不入的特务,说白了是感性影响了他的判断。
朱枫刚到台湾时,为了隐蔽身份,特意设定了“只认识吴石太太王碧奎”的伪装,跟吴石本人得装作“素不相识”。可吴石却跟朱枫在电力招待所接头后,当着段退之的面,让自己的副官聂曦开车送她。这一下有失谨慎!聂曦是吴石形影不离的副官,全台湾的特务都知道“聂曦的车就是吴石的代步工具”。朱枫坐上车,不就等于告诉所有人“我认识吴石”吗?之前精心设计的“只识吴太太”的伪装,显得苍白无力。
还有,吴石没提前跟聂曦打招呼。要是路上遇到特务检查,聂曦该怎么说?“这是我家太太的朋友”?可朱枫刚跟吴石见过面,这说辞根本站不住脚。当时看这段的时候,我也颇感诧异。
特工最忌讳的就是情绪化,哪怕天塌下来,也得先稳住心神,盘算清楚风险。可吴石在得知译电员谢仲豪的住所被监控后,不管副官聂曦怎么劝,非要亲自去谢仲豪家附近看看。聂曦劝他:“谷正文的人肯定在那儿盯着,您这一去,不就等于告诉他们‘我跟谢仲豪有关系’吗?”吴石却听不进去,满脑子都是“谢仲豪会不会有危险”“他会不会暴露”。结果呢?他刚靠近谢仲豪家,就被谷正文的人盯上了。
谷正文本来只是怀疑他,这下亲自过来了,怀疑直接变成了“实锤”。后来谷正文跟手下说:“你看,我就说他有问题,不然怎么会冒着风险来这儿?”这件事提现着了他情绪的不稳定,不够理性。
有时候,最亲近的人的提醒,往往是“救命稻草”。吴石的女儿吴学成,虽然年纪不大,却比吴石敏锐得多。朱枫住进吴家后,吴学成总觉得她“不对劲”,一会儿跟吴石说“家里来了奇怪的人”,还偷偷跟踪过朱枫。可吴石呢?把女儿的这些异常,全当成了“青春期叛逆”。吴学成说朱枫奇怪,他说“小孩子别乱说话”;吴学成跟踪朱枫被聂曦发现,他只问“你听到啥了”,却不深究女儿为啥要这么做;吴学成摔门、顶撞他,他还叹口气说“这孩子越来越不听话”。
他没意识到,女儿的这些行为,其实是在给他“预警”——朱枫的存在,已经让家里变得不安全了。要是吴石当时能多问一句“你为啥觉得她奇怪”,或许就能早点发现问题,及时调整计划。可他忽略了这关键的信号,最后把家也变成了“暴露现场”。
在看朱枫的成长就足以让观众“眼前一亮”。朱枫刚出场时,确实是个“新手”,接头时认错人,差点把情报纸条带走,被吴石怀疑“太生涩”。可谁能想到,这位“新手”后来居然一路成长,把特工的“智慧、社交、危机处理”练得炉火纯青。
朱枫刚到台湾时,第一次跟吴石接头,紧张得手都在抖,还差点把关键的情报纸条当成废纸带走。吴石当时心里肯定在想:“这姑娘能行吗?”可朱枫没被“新手光环”困住,反而越挫越勇,很快就练出了“随机应变”的本事。上面提过,朱枫到电力招待所跟吴石接头,恰好段退之也在,眼看就要暴露,朱枫脑子一转,立刻装作“是吴太太闺蜜,来找吴太太”的样子。这临危不乱的阵势,把段退之糊弄过去了。后来吴石回忆这段时,都忍不住赞誉。
特工不止要会“躲”,更要会“融”,把自己融入某个圈子,才能更好地收集情报、传递信息。朱枫深知这一点,于是把目标瞄准了台湾的“太太圈”,用“太太们的社交”,搭建起了一张隐蔽的情报网。她先是在宁波菜馆“偶遇”好友殷雪芬,借着“老乡情”打入殷雪芬的社交圈;又通过跟吴石太太王碧奎一起唱戏,赢得了王碧奎的信任,让王碧奎主动帮她掩护身份。在太太圈里,朱枫从不主动问“情报”,而是跟太太们聊家常、聊戏曲,聊着聊着就把有用的信息“套”了出来。
比如有一次,某位官员的太太聊起“最近丈夫总加班,说要整理什么军事地图”,朱枫就记在了心里,后来把这个信息传递给吴石,帮吴石拿到了关键的军事情报。这种“用社交换情报”的操作,既隐蔽,又不会引起怀疑,还能建立长期的情报渠道。
面对危机,朱枫的反应是“冷静+反套路”。最经典的一次,是朱枫带着关键的军事胶卷,遇到保密局的人检查。按照“常规操作”,特工遇到这种情况,会立刻销毁胶卷,可朱枫却没这么做——她知道这胶卷关系到整个情报任务的成败,不能轻易毁掉。眼看保密局的人就要搜到她的包,朱枫急中生智,把胶卷藏进了路边卖花生的麻袋里。保密局的人搜了她的包,没发现异常,又看她只是个“普通太太”,就放她走了。
等检查的人走后,朱枫再回来,从花生麻袋里把胶卷拿出来,完好无损地交给了吴石。后来吴石问她:“你就不怕胶卷被人拿走吗?”朱枫笑着说:“他们要查的是‘可疑物品’,谁会想到胶卷藏在花生里呢?”这种“反套路”的危机处理方式,不仅保全了情报,还让吴石对她刮目相看。
在电视剧《沉默的荣耀》中,吴石作为资深地下工作者,为我党立下汗马功劳,但是特工每天都要面临着巨大的精神和心理压力,难免失误,他的失误不比朱枫少,也或许是导演为了增加戏剧冲突,有意而为之,但是朱枫的能力在逐步长进,大家有目共睹,渐渐成了一名优秀特工,成为吴石的最佳搭档。
我是爱讲故事的大岐,关注我,带你了解不一样的故事世界。
来源:虾哥影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