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视听中国马栏山微短剧之夜在长沙举行

西瓜影视 内地剧 2025-10-15 10:43 1

摘要:10月14日晚,以“微光成炬时 相遇马栏山”为主题的2025视听中国马栏山微短剧之夜活动在长沙举办。活动以“微光成炬”“微光回响”“微光星海”三大篇章串联,全国网络视听从业者、行业知名专家学者与一线创作者等齐聚一堂,聚焦微短剧创新成果与前沿趋势进行深度交流分享

10月14日晚,以“微光成炬时 相遇马栏山”为主题的2025视听中国马栏山微短剧之夜活动在长沙举办。活动以“微光成炬”“微光回响”“微光星海”三大篇章串联,全国网络视听从业者、行业知名专家学者与一线创作者等齐聚一堂,聚焦微短剧创新成果与前沿趋势进行深度交流分享。

当晚,年度男女演员榜、年度创意故事榜、年度赋能价值榜、年度视觉呈现榜、年度科技先锋榜、年度微短剧新锐创作人物榜等六大榜单也相继揭晓。其中,演员张铎、王星玮、邬倩、郑湫泓、钟熙、王思瑾登上年度男女演员榜。

权威报告发布+创新发展启动,精准把脉行业趋势

活动现场,广电总局信息网络中心正式发布中国视听大数据(CVB)大屏微短剧数据观察,证明中国微短剧逐渐从“边缘内容”变为主流娱乐方式,成为人民大众最喜爱的视听内容之一。

另外两大权威行业报告的发布也成为现场焦点。中国电视艺术交流协会常务理事、广电总局广电视听阅评专家牛梦笛发布的《小短剧撬动大世界—中国微短剧在中东的生存法则》,首次系统梳理了中国微短剧出海中东市场的成功经验,从文化适应、内容本地化到商业模式创新等方面提供了详实案例和数据支撑。

中国传媒大学视听艺术研究中心主任、中国视协网络视听艺术创作委员会副会长兼常务副秘书长赵晖发布的《精品微短剧创新发展趋势研究报告》则指出,2025年微短剧行业正从“量变”转向“质变”,呈现出类型化、系列化、IP化的发展特征。报告特别强调,优质内容仍然是行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在“长沙微时刻”环节,一系列创新发展规划集中亮相:天心区正式启动“50部微短剧计划”,将扶持现实题材、湖湘文化等主题创作;望城区发布“视听作品网络版权工作战略合作规划”,构建从创作到版权的全产业链服务体系;马栏山视频文创产业园推出“马栏山微短剧智能服务平台”,依托数字智能技术,为微短剧的创作者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随着微短剧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和观众需求的持续提升,微短剧行业也将迎来全面升级,逐步迈向高质量、多元化的发展新阶段。活动现场还发布了“芒果TV千部IP联合创制生态计划”与“微短剧+AIGC”创作计划暨行业倡议书。这两大计划的同步推出,标志着微短剧行业的发展从“单点内容创新”迈入了“系统性生态构建”的新纪元。一个以优质IP为引擎、以前沿技术为驱动,更加开放、智能、高效的微短剧产业新生态正在加速形成,为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澎湃动能。

年度榜单揭晓+跨界分享对话,彰显行业强劲潜能

当前,微短剧已成为传播主流价值、赋能千行百业、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载体。湖南正大力实施“微短剧+”赋能千行百业行动,深耕湖湘文化沃土,出台专项扶持政策,形成从内容创作、技术支撑到平台传播、资源交易的完整产业链,涌现出一批微短剧精品。

活动现场,随着年度男女演员榜、年度创意故事榜、年度赋能价值榜、年度视觉呈现榜、年度科技先锋榜、年度微短剧新锐创作人物榜等六大榜单相继揭晓,一批兼具艺术价值与市场口碑的优秀微短剧作品和创作者站到了聚光灯下。这些标杆人物与作品,共同勾勒出一个健康、多元的行业蓝图,它们的涌现,清晰地预示着微短剧市场已超越早期的流量争夺与规模扩张,正在步入一个创作与商业并重、价值与成长共生的良性发展新阶段。

知名演员霍青、舒畅、何蓝逗,以及数十位从教师、律师、工程师等各行各业转战而来的跨界演员,齐聚一堂,深情分享了他们从长视频创作转向微短剧赛道的内心感悟与创作心路。

霍青的发言道出了许多同行的心声,“微短剧不是‘短’的剧,而是‘精’的剧。”在有限的时长内,完成完整的情感传递与精准的艺术表达,这既是挑战,也是对演员功力的深度淬炼。

演员舒畅则从创作自由的角度分享了她的喜悦,“在微短剧的创作中,我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灵活性。”何蓝逗作为年轻一代演员的代表,则兴奋地表示:“微短剧是一个充满活力的新片场,它打破了传统的观看习惯,让我们能用更贴近当下受众的方式去讲述故事,每一次创作都像是一次新鲜的冒险。”

此外,来自不同行业的跨界演员们,则为微短剧注入了更广阔的生活视角与真实的生命力。他们的故事共同印证着一个趋势:微短剧正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多元背景的人才加入,续写着影视创作的无限可能。

潇湘晨报记者周诗浩

来源:潇湘晨报•晨视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