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影院灯光亮起之际,我能听到后排观众吸鼻子与纸巾摩擦的声音,片尾字幕缓缓升起,起身后发现身后有好多人久久未动,我再望向荧幕,那些当下本可能汹涌而出的情感,随着思绪返回现实,像相片在暗房药水中慢慢沉淀。
影院灯光亮起之际,我能听到后排观众吸鼻子与纸巾摩擦的声音,片尾字幕缓缓升起,起身后发现身后有好多人久久未动,我再望向荧幕,那些当下本可能汹涌而出的情感,随着思绪返回现实,像相片在暗房药水中慢慢沉淀。
图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吉祥照相馆的暗房里,那些被药水浸泡的底片像一面面镜子。日军摄影师镜头下的"亲善合影"与百姓偷偷藏起的屠城真相,构成了最尖锐的对照。但其实我的好几次泪目,不在情绪激昂处、不在壮烈牺牲时,在照相馆身份各异的人们相互守望、照相背景布的大好河山、老金在暗房里教孩子辨认胶片上的中山陵里——当战火吞噬家园,人们依然在光影中守护着对文明的记忆、对人心的相信。如果说“稀松平常的生活”本是一种奢求,那么这种对安稳生活的向往,无论是对于东京街头的修鞋匠,还是巴黎咖啡馆的侍者而言,并无本质区别,这种对美好事物的执着,恰是人类跨越种族的共同本能。
谁又能说坐在会议桌前不能讨来的和平,在纷飞战火中就能获得呢?
走出影院时,城市的霓虹灯正取代战火的火光。那些在电影里破碎的家庭、焚毁的街巷,如今已变成车水马龙的生活图景。这让我想起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前的雕塑:一位母亲抱着逝去的孩子,基座上刻着"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但真正的铭记,不是把仇恨刻进基因,而是像守护胶片一样守护真相——让后代知道,曾经有过这样一场灾难,不是为了延续对立,而是为了让所有国家、所有民族都明白:当文明的底线被践踏,没有谁能独善其身。
图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如今,吉祥照相馆早已变成寻常商铺,但暗房里的故事延续,人类命运共同体不是抽象的概念,就像电影里不同立场的人都在胶片上留下痕迹,和平的根基,正是对"我们都是地球居民"这一事实的敬畏。那些跨越立场的瞬间,恰是搭建理解桥梁的基石。这部电影最终留给我们的,不是眼泪,而是一份清醒的认知,守护和平,需要每个普通人像老金守护底片那样坚定。当我们珍惜眼前的安宁,尊重不同文明的差异,拒绝任何形式的极端主义,就是在为人类共同的未来添砖加瓦。
因为历史早已证明,唯有铭记战争的代价,才能读懂和平的分量。
来源:燕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