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边是算无遗策的复仇爽剧,一边是忠义世家的悲壮长歌——《琅琊榜》与《风起长林》虽出自同一团队,却带给观众截然不同的观剧体验。而后者,似乎总在你不经意间,已让你泪流满面。
《风起长林》为何比《琅琊榜》更让人泪崩?网友:每一集都是纸巾杀手!
文/鼎客儿
一边是算无遗策的复仇爽剧,一边是忠义世家的悲壮长歌——《琅琊榜》与《风起长林》虽出自同一团队,却带给观众截然不同的观剧体验。而后者,似乎总在你不经意间,已让你泪流满面。
当《琅琊榜》在2015年掀起观剧热潮时,观众们为梅长苏的算无遗策而喝彩,为沉冤得雪的结局而欣慰。然而两年后推出的《琅琊榜之风起长林》(以下简称《风起长林》),却以其细腻深厚的情感表达,让无数观众直呼“泪点更密”。
同样是权谋剧,为何《风起长林》能触动我们内心更柔软的角落?
《琅琊榜》的核心是复仇与平反——梅长苏步步为营,最终为赤焰军七万忠魂洗刷冤屈。故事充满爽感,观众随着主角的逆袭而情绪高涨。
即使有生离死别,也被强烈的复仇动机和正义终将伸张的快感所冲淡。
而《风起长林》从第一集就铺陈开悲剧底色。它讲述的是长林王府的兴衰历程,是一个忠义世家如何在猜忌与阴谋中逐步瓦解的故事。
当观众看着长林王府从盛极一时到逐渐衰败,看着长林世子萧平章为救弟弟而牺牲自己,看着老王爷萧庭生含冤离世,这种无力感与悲怆,远比复仇的痛快更让人揪心。
《琅琊榜》的情感冲击多来自于大义与悲壮——梅长苏与靖王砍断铃铛的决裂时刻,霓凰认出林殊哥哥的长亭相认,以及结局梅长苏奔赴战场的壮烈。这些情节磅礴大气,催人泪下却也带着豪情。
《风起长林》却更擅长在日常生活中埋藏泪点。萧平章与萧平旌的兄弟情深,萧庭生与两个儿子的父子亲情,蒙浅雪与萧平章的夫妻恩爱。
这些细腻温馨的家庭画面,让观众先感受到家的温暖,再眼睁睁看着这个家如何在风雨飘摇中支离破碎——这种失去,更贴近普通人的情感体验。
有观众感叹:“《风起长林》中,萧平章死时亲吻世子妃额头是全剧最大尺度,却比任何激情戏都让人心碎。”
梅长苏在《琅琊榜》中始终是布局者,即便身体孱弱,他依然掌控着大局走向。这种主动性让观众更有掌控感,情绪也更为理性。
而《风起长林》中的长林一族,多数时间却处于被动防御状态。他们忠君爱国,却屡遭陷害;他们一心为国,却不得不面对君王的猜疑和小人的算计。
萧平章为救弟弟而牺牲自己,老王爷萧庭生悲愤离世,萧平旌被迫成长并最终远离朝堂—— 看着善良正直的角色们不断遭受打击,却依然坚守本心,这种无奈与感动交织的情绪,更让人鼻酸。
对于看过《琅琊榜》的观众来说,《风起长林》还多了一层历史轮回的悲情。当剧中出现与第一部相关的细节时,总能引发观众的特殊情感。
有观众分享:“最受不了的就是回忆杀——当萧元启在追杀平旌和小皇帝时发现的密道,走出后发现竟然是苏宅,‘梅长苏’三个字一出,即使没有带出画面,也足够夺人眼泪了。”
这种情怀联动,让《风起长林》的泪点有了双重深度——我们不仅为眼前的故事感动,也为与前作相连的历史沧桑感而伤怀。
长林王府的建立,本身就是靖王为纪念梅长苏和林家赤焰军而设,如今看着长林王府遭遇类似林家的命运,这种历史的循环怎不让人唏嘘?
长林风骨从未消失,它只是化作了另一种精神,传承在每一个坚守正义的灵魂中。有观众精辟总结:“如果你期待的是‘梅长苏2.0’,那么可能会失望;但如果你能以‘长林史诗’的视角来看待这部剧,便能欣赏到它的独特魅力。”
《琅琊榜》让我们痛快地复仇,《风起长林》却让我们懂得了坚守的价值。这或许就是为什么当曲终人散,我们为后者流下的泪水更为复杂,也更为深情。
本文为《琅琊榜》和《风起长林》同人衍生作品,人物设定取自原著,故事情节为原创。
提醒:凡对本文标题、图片、内容,进行抄袭搬运洗稿者,一经发现,立即举报!
来源:鼎客think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