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追完《繁花》的人,多半都为宝总和汪小姐的结局意难平。汪小姐掏心掏肺对宝总好,为了他能开车闯险路,为了他敢跟单位叫板;宝总也护着汪小姐,替她挨耳光,悄悄帮她铺路。可这俩人最后还是“排骨是排骨,年糕是年糕”,没走到一块儿。其实答案藏在细节里,说到底是4个绕不开的原
追完《繁花》的人,多半都为宝总和汪小姐的结局意难平。汪小姐掏心掏肺对宝总好,为了他能开车闯险路,为了他敢跟单位叫板;宝总也护着汪小姐,替她挨耳光,悄悄帮她铺路。可这俩人最后还是“排骨是排骨,年糕是年糕”,没走到一块儿。其实答案藏在细节里,说到底是4个绕不开的原因。
生意和感情搅不清,早晚出问题
宝总和汪小姐的关系从一开始就绑着“利益”。宝总做外贸生意,得靠汪小姐所在的“27号”拿指标、走流程;汪小姐是“27号”的业务员,宝总是她重要的客户。国营单位有规矩,业务员不能跟客户搞私情,一旦越界,俩人的饭碗都得砸。
后来汪小姐因为宝总送的珍珠耳环被举报,面临“要么离开27号,要么宝总不做生意”的选择。这时候感情和生意就成了对立面——要保感情,就得丢事业;要保事业,就得放感情。宝总没选,汪小姐也懂了,这层生意关系就像一堵墙,把爱情挡在了外面。
宝总的“不响”,把感情拖黄了
宝总有句生意经:“不该讲的、说不清楚的,都不响”。可谈恋爱最忌讳“不响”,汪小姐要的是一句准话,宝总偏给不了。
最关键的“排骨年糕之约”就是例子。汪小姐心一横,等着宝总来确认关系,只要他出现,自己就辞职跟着他。可宝总没来,宁愿躲着打牌,笑着笑着哭了也不露面。他不是不爱,是不敢说、不愿选。汪小姐要的是明确的偏爱,而宝总总想着“留余地”,这种拖泥带水的态度,慢慢耗光了汪小姐的期待。
宝总心里有块疤,不敢再爱了
宝总不是一开始就这么“拎不清”,他以前是普通小子阿宝,有个叫雪芝的前女友。当年雪芝因为他穷,转身走了,这件事给了他致命一击。从那以后,他一门心思搞事业,把“没钱没底气”的伤疤藏得很深。
面对汪小姐的主动,宝总其实动过心,但雪芝留下的阴影让他怕了——他怕自己给不了汪小姐想要的生活,更怕感情再次输给现实。就像他不愿跟汪小姐去“卖茶叶蛋”,不是嫌穷,是当年的穷日子戳中了他的痛处。他把事业当成安全感的唯一来源,不敢再把感情当成赌注,自然也就迈不出那一步。
宝总想“成全”,却没问汪小姐要啥
宝总一直觉得,汪小姐的理想是当“外贸金花”,像她师父那样厉害。他怕自己耽误汪小姐的前程,所以选择“放手”——汪小姐创业缺资源,他悄悄找生产商;汪小姐抢订单,他宁愿放弃自己的生意铺路。他以为这是“为她好”,是成全她的事业。
可汪小姐要的根本不是这些。她拒绝宝总送的凯迪拉克,不是客气,是因为她想要的是“人”,不是“东西”;她跟宝总抢订单,也不是要翻脸,是想证明自己能靠实力站在他身边,而不是依附他。宝总用自己的方式“保护”她,却没问过她真正想要的是陪伴还是成全,这就成了最大的误会。
最后俩人赴五年之约,一个去了浦西27号,一个去了浦东27号,还是错过了。就像剧里说的,“男女之事,源自天时地利,差一分一粒,就是空门”。宝总和汪小姐的遗憾,不是不爱,是被生意绊住了脚,被犹豫拖慢了步,被过去吓住了胆。成年人的感情,有时候就是这样,明明心里有对方,却因为各种无奈,只能走到这一步。
来源:春天好放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