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甜剧看腻了”这五个字,我刚打完,就被《凭爱意将她私有》甩了一耳光。
“甜剧看腻了”这五个字,我刚打完,就被《凭爱意将她私有》甩了一耳光。
8000万分账、单集5000万播放,抖音一条“机票告白”剪出12.8亿流量——数据像假,但真把我这种嘴硬观众按头嗑生嗑死。
先坦白,我原本冲翟一莹去的。
《栀栀复栀栀》里她把“软萌”演成动词,我以为她只会眨巴眼撒娇。
新剧一抬眼,八年后的她穿白大褂站在手术室,拿手术刀的手稳得让我这个医学生闺蜜直接截图当屏保——为了这角色,她真去急诊跟班,被值班医生误当成新来的实习生。
更离谱的是赵振栋。
疯批贵公子这人设早被演成油腻合集,他偏把“疯”收进骨头缝里。
雨夜重逢那场戏,他一句话没说,眼眶红得刚好,十二台洒水车往身上浇了48小时,浇得观众集体心疼:原来“克制”才是最高级的疯。
我连夜扒他采访,这人自己扒《沉默的羔羊》笔记,把汉尼拔的0.5秒嘴角抽动拆成三档,用在“盯女主”镜头里——变态得悄无声息,谁遭得住。
剧情本身不新鲜,清冷校花被守护八年。
但“守护”这词被他们拍出了说明书:
男主递机票,留的是相邻座位,却隔一条过道——距离给她,安全也给她;
外婆的药圃被铲,他偷偷把草药一株株移回新地,土是照原配方调的,连蚯蚓都打包带走。
没有强吻,没有壁咚,最大尺度是借校服口袋塞一张写着“我在”的纸条。
弹幕齐刷:原来健康的恋爱可以先长边界再长玫瑰。
数据疯,平台更疯。
腾讯直接甩给翟一莹一部S+武侠,让她提剑打天下;王家卫团队把赵振栋约去上海,说是《繁花》续作里缺一个“年轻企业家”,要他那双“看垃圾桶都深情”的眼睛。
导演林培楠趁热官宣电影版,原班人马,投资翻倍,摆明了要把短剧卷成大银幕。
观众的钱包先投降。
淘宝搜“西京大学校服”,月销8万,店家连袖标都绣男主名字;小红书“凭爱意穿搭”话题3亿阅读,珍珠发卡断货三次。
心理学教授在《三联》开专栏,拿这对CP当正面教材:
“真正的进攻是尊重,真正的占有是等待。
”
我看完把前任送的“强制爱”手链扔进了垃圾桶。
越南电视台花8万美元一集买版权,创了短剧出海纪录;
韩国综艺把“机票守护”剪成专题,热评第一:
“原来中式纯爱是给自由再加一道保险。
”
我截图发给正在闹分手的表哥,他回了一句:懂了,先去把嫂子航班升舱。
剧还在更,最新一集男主把药圃种回山顶,镜头扫过,每株草药挂着小木牌,写着女主外婆的笔记。
微博话题#楼崇的爱拿得出手#挂了120小时,我点进去,最高赞评论只有八个字:
“不是砸钱,是砸心思。
”
我关掉手机,忽然想起自己上次说“甜剧看腻了”——
不是甜剧失效,是粗制滥造的糖精失效。
当创作者肯把48小时人工降雨、0.5秒微表情、真医生跟班、边界感恋爱观全部砸进一部短剧,
观众就能用12.8亿播放告诉你:
好嗑的不是工业糖,是有人把爱拆成毛细血管,一集一集输给你。
来源:聊点电视剧秘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