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毛泽东带红军从江西出发,走了11个省,跨过雪山草地,直到1936年三大主力会师。
最近国剧市场又开始热闹起来了。
《许我耀眼》是甜得发腻的偶像剧,可圈可点。
但真正让我心头一热的,还是那部谍战剧《沉默的荣耀》。
于和伟演的那个地下党,演得太实在了。
不是那种夸张的英雄气,而是那种藏在沉默里的倔强。
我是在看完结局以后才回过头去细看他的戏,越看越心酸。
那种眼神,那种走路的姿势,根本就是活脱脱从历史里走出来的。
他演这类角色,好像天生就该这么演。
可更让我激动的是,他还有两部新戏要来了。
一部是《八千里路云和月》,讲抗战时期小人物的命运。
王阳和万茜也参演了,阵容没得说。
但我心里头更惦记的是另一部——《伟大的长征》。
这是他第一次演毛主席。
我心里一紧,这能演好吗?
可看了预告片,我愣住了。
他不靠化妆堆出脸型,也不靠道具堆气氛。
就是靠眼神,靠那种沉下来的东西,把一个领袖的重量压进镜头里。
那一眼,像是能穿透时间。
我突然就信了,他就是那个年代的人。
剧里讲的是1934年,外敌压境,蒋介石还在内斗。
毛泽东带红军从江西出发,走了11个省,跨过雪山草地,直到1936年三大主力会师。
这些事,课本里都写过。
可这次不一样,它把血战湘江、四渡赤水、飞夺泸定桥这些事,真真切切地拍了出来。
不是口号,是人咬牙挺过来的。
制作也下足了功夫。
遵义会议的会址,一比一复刻。
剧组跑了浙江、贵州、四川,真在那些山路上走了一遭。
不是摆个布景,是人真的踩过那些路。
这种诚意,观众能感觉得到。
导演张永新,不用多说了。
《觉醒年代》就是他拍的,拿过飞天奖和白玉兰最佳导演。
编剧龙平平,也是老搭档了。
《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延乔兄弟》《西北岁月》……
哪一部不是让人看完久久说不出话?
更让我意外的是,当年《觉醒年代》的主创班底又聚齐了。
连曹磊都来了。
他在《觉醒年代》里演鲁迅,是那个执笔如刀的文人。
在《沉默的荣耀》里,他是隐在暗处的特工。
现在,他演周恩来,留着长胡须,气场全变了。
那种温润里带着锋利的感觉,我看了两遍。
他不是在模仿谁,是在演一个人。
还有何政军,演朱德。
老戏骨就是老戏骨。
《亮剑》里赵刚政委,我到现在还记得他那句“要打就打到底”。
这次他演朱德,不用多说,站那儿就是威严。
戏不多,但眼神一扫,全剧的重量就稳住了。
张晚意也来了。
他不是那种靠流量撑场子的演员。
第一次出圈,是《觉醒年代》里的陈延年。
那股子青年热血,现在还在我脑子里。
这次他演张学良,是武将,是历史里的风云人物。
从文青到将军,跨度不小。
但我相信他能扛住。
预告片才三十秒。
但那画面,那色调,那人物的眼神,像是一块老铜钱,被擦亮了。
它不靠特效堆,不靠滤镜滤,就是朴素地讲一段历史。
可正是这份朴素,才最让人动容。
我知道,这部剧不会是那种刷脸的爽剧。
它不会让你一边看一边笑,也不会让你一头热。
但它会让你看完后,安静一会儿。
可能会想起课本里那句话:“长征精神,代代相传。”
现在,它终于变得有温度了。
我总觉得,一部好剧,不该是让人刷完就忘的。
它得能留在心里,像一块石头,压着你,让你记得那些走过的路。
《伟大的长征》可能就是这样的剧。
它不是为了追热点,也不是为了抢流量。
它就是想把那段历史,讲给今天的人听。
它说:我们走过这些,不是为了纪念,而是为了别再重来。
我挺想看的。
不为别的,就为那句“我们走过的路,值得被记住”。
来源:西里有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