绞杀战、细菌战,《志愿军:浴血和平》还原真实的战场有多恐怖

西瓜影视 内地剧 2025-10-11 19:50 2

摘要:1951年8月,“联合国军”发起“绞杀战”,每天出动飞机200架次、四个月时间在铁路投弹6.35万枚、破坏铁路3000多处,企图彻底斩断中方的物资运输通道。

真实的战场有多恐怖?《志愿军:浴血和平》用镜头还原抗美援朝战争中那些令人胆寒的惊悚时刻。

1951年8月,“联合国军”发起“绞杀战”,每天出动飞机200架次、四个月时间在铁路投弹6.35万枚、破坏铁路3000多处,企图彻底斩断中方的物资运输通道。

面对敌军的狂轰滥炸,志愿军战士用高炮部队共击落敌机260余架,七万多名铁道兵用身体筑起钢铁脊梁,通过抢修、抢运、保通、空战、地面防护等各种行动进行反“绞杀战”,彻底粉碎美军的“绞杀战”计划。

这是在抗美援朝战场上真实发生的事件,《志愿军3》也通过影像真实呈现。

影片中,运输司机赵安南便是死于“绞杀战”。

完成一百次运输任务后,司机赵安南想要把母亲接回国尽孝,但嘴硬心软的他,在听到战友的召唤后,毫不犹豫地又奔赴战场,结果被敌军掩藏在路边的炸弹当场炸死。

史光明以身做螺丝钉的行为,便是反“绞杀战”的勇敢表现。

眼看着载满物资运往前线的火车迎面驶来,但两段铁轨却因螺丝型号不对而无法衔接时,危急关头,铁道兵史光明先是徒手抓起一根钢管直接插入螺丝孔,紧接着用双手攥住当铁轨螺栓的扳手,确保即将到来的列车不脱轨,在低头紧闭双眼等待列车行驶时,史光明的双手被火车剧烈的响动震得血肉模糊,但他咬牙坚持不放手,直到列车安全通过。

铁道兵抢修铁路的剧情看得人心惊胆战又热血沸腾,据悉,史光明这一角色,在现实有原型可寻。原型人物史阜民,在一次反“绞杀战”中,不顾生命危险化身“人螺丝”,在用扳手链接不同型号的铁轨后,用和史光明同样的方式,坚持了一个半小时,让十八辆列车从他身前安全经过,确保物资能按时到达。

除了“绞杀战”,在抗美援朝的战场上,美军还发动了“细菌战”。

影片中,美军向中朝地界投掷细菌炸弹,导致志愿军感染鼠疫等各种急性病,医护人员也不幸被传染。在救治病患的过程中,有年仅17岁的护士,在接连救治十多位志愿军后,被深度传染最终牺牲。

细菌战对志愿军战士和医护人员的伤害不言而喻,但美军拒不承认的嘴脸更是让人气愤,而我方也绝不忍气吞声,而是要想尽一切办法揭穿美军的罪行。

为了让美军认罪,身患鼠疫的杨三弟在病情得到缓解后和翻译员李晓一同前往战俘营,当面逼问美国飞行员,看到浑身溃烂的杨三弟,美国飞行员最终扛不住压力,在事实面前供认不讳。

绞杀战、细菌战,光是听着名字就让人不寒而栗,但这些确实都是志愿军的亲身经历。所以,《志愿军3》没有一味地只刻画志愿军英勇无畏的形象,而是以真实为底色,呈现那些在战场上真实发生却鲜为人知的事件,勾勒出抗美援朝战争的全貌,让人震惊之余忍不住深思和平的意义和历史的重量。#电影志愿军浴血和平#

来源:史海杂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