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昨晚刷手机,一条消息把我从床上弹起来——《漫长的季节》被HBO买走,明年亚洲频道上线。
剧荒到把《甄嬛传》都盘出包浆了?
昨晚刷手机,一条消息把我从床上弹起来——《漫长的季节》被HBO买走,明年亚洲频道上线。
韩国首尔刚给它颁了最佳迷你剧,范伟顺手拿下白玉兰男主。
国产悬疑剧,居然让老外排队等更新?
我直接把外卖退了,连夜重刷,顺带把最近冒头的几部新作扒了个底朝天。
先说《漫长的季节》。
老头侦探团穿棉大衣追18年旧案,豆瓣9.4,近五年没人打得动。
我原来以为东北小城+下岗潮只是背景,结果每一帧都在埋雷:钢厂烟囱一倒,案子就翻一页;龚彪买的出租车牌,号码藏着真凶生日。
重刷才发现,范伟对着空饭盒哼《再回首》那场戏,饭盒里装的其实是受害者遗物。
导演不喊咔,老头自己加的词,哼完眼泪顺着皱纹流进嘴角,他顺手一抹,咸得发苦。
这谁扛得住?
还没缓过来,《尘封十三载》官宣第二季。
陈建斌和陈晓继续师徒档,铅笔连环杀人案要往2003年再倒腾十三年。
原著《黯夜之光》加印三次,印厂师傅说油墨味还没散,就被物流拖走。
第一季最狠的是双线叙事,2010年的陈晓和1997年的陈建斌隔着屏幕对望,同一支铅笔在两条时间线里戳出两个血洞。
我原以为结局已经够黑,结果作者微博透露,第二季第一页就是第一季彩蛋里那个擦皮鞋的小男孩,长大成了新嫌疑人。
头皮瞬间发麻。
等着续命的时候,铁路反扒剧《黄雀》放出片花。
郭京飞瘦得颧骨能削苹果,秦岚一人分饰医生+扒手,白大褂里藏刀片,洗手池里练夹肥皂。
导演说全剧用“狼人杀”结构,每集死一个角色,观众弹幕投票猜扒手。
我暂停了八次,发现秦岚左手食指第二关节有茧,那是常年夹钱包留下的。
镜头扫过,她朝监控笑一下,嘴角弧度对应的是下一集受害者倒下的角度。
玩这么大,央视八套+爱奇艺联播,怕不是要把电视抠出个洞。
更离谱的是王宝强的《棋士》。
他为了演黑化围棋老师,真去冲了业余3段。
剧组放出的剧照里,他左边脸在灯光下白得发亮,右边脸沉在阴影里,像棋盘被狠狠拍上一子。
王宝强说杀青那天,他在棋院关了自己12小时,把一局棋反复下到127手,那是角色第一次杀人的夜晚。
导演讲镜头一开,他落子直接捏碎云子,碎片扎进指腹,血滴在棋盘上,像颗死子。
看完我只想感叹:傻根不傻了,他要的是命。
还有段奕宏的《沙尘暴》,西北风裹着焚尸味,豆瓣刚开分8.1。预告片里他站在戈壁,嘴里嚼着沙子说“风一吹,证据就跑了”。
我数了下,45秒预告他眨了三次眼,每次眨眼镜头就切一具新焦尸。
网友弹幕:段队别眨眼,再眨案子就黄了。
我把六部剧的海报拼在一起,发现一件细思极恐的事:时间跨度从1997到2015,几乎覆盖了国产悬疑最爱的“黄金时代”。
下岗、矿难、铁路私有化、围棋赌局、沙尘暴……每一个都是真实社会裂缝。
导演们把案子塞进这些裂缝,观众看到的就不是血,而是自己记忆里的灰。
有人担心悬疑剧太多会审美疲劳,我反倒觉得刚好相反。
过去我们怕鬼,现在怕的是制度漏洞、怕的是熟人递来的那杯水、怕的是老师突然关上的那扇门。
悬疑剧只是把日常最不敢说的那部分,用命案的方式讲出来。
所以别再说国产剧只会谈恋爱了。
老头、刑警、围棋老师、铁路扒手,全在排队黑化。
明年HBO播《漫长的季节》,老外要是看懵了,建议他们先补下岗潮历史,再学东北话,不然连“嘎哈呢”都听不懂,怎么感受那股子凉到骨头缝的寒意?
国产悬疑这次不是出圈,是直接出海。
能不能站稳,就看接下来这些新戏敢不敢把刀再往深里捅。
反正我已经把棋盘、铅笔、铁路票根全扔了,怕哪天回家,它们在黑暗里自己动起来。
来源:手抓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