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明明我们都活在讲规矩的文明社会里,可为啥一看到带点狐狸的狡黠、狼的野性、猫的傲娇的角色,就忍不住盯着屏幕挪不开眼?
刷社交平台时总刷到有人说“某某明星的妖系人设太绝了”,看剧时也总被那些带点“非人类”特质的角色戳中。
明明我们都活在讲规矩的文明社会里,可为啥一看到带点狐狸的狡黠、狼的野性、猫的傲娇的角色,就忍不住盯着屏幕挪不开眼?
一提起狐系人设,多数人第一反应就是“长得勾人”,毕竟狐狸在传说里总跟“魅惑”绑在一起。
但要是只把狐系人设往“花瓶”上靠,那就太浪费这个设定的魅力了。
真正让人记一辈子的狐系角色,从来不是靠脸赢的,而是那双看似带笑的眼睛里,藏着的步步为营的心思。
就像《封神演义》里的苏妲己,被九尾狐附身后成了经典的狐系反派。
要是她只有美貌,根本成不了能搅动朝局的角色,她真正的厉害之处,是把狐狸的魅惑和心计揉进了骨子里,知道纣王好美色,就用温柔乡软化他的心智。
知道大臣们会阻拦,就借纣王的手清除异己,每一步都算得精准,看似是依附纣王,实则是在背后推着局势走。
很多人对温碧霞版的苏妲己印象深刻,不是因为她美得有多惊艳,而是她演出了那种“反差感”。
演员本身气质偏端庄,可演起妲己来,一笑一挑眉都带着算计,明明举止优雅,却能在谈笑间定下人的生死。
当时看剧的时候,不少人明明知道妲己是反派,却忍不住追着她的剧情看,就是因为这个角色不只有“坏”,还有野心撑起来的张力。
要是妲己还是最初那个品性纯良的姑娘,没有狐狸的狡黠和狠劲,这个角色早就在众多影视角色里被淹没了。
现在很多人塑造胡系人设,总爱把重点放在“怎么美怎么来”,要么就是让角色一路坏到底,没有一点层次。
可真正的狐系人设,颜值只是最不值一提的加分项,能拿捏人心的智谋、藏在从容下的野心,才是让这个设定活起来的关键。
就像现实里那些让人佩服的“狠角色”,不是靠外表唬人,而是靠脑子把事情做得滴水不漏,这才是狐系人设最该有的样子。
说起狼系人设,第一感觉就是“不好惹”,眼神冷、手段硬,像随时准备扑猎物的狼。
可要是只把狼系角色写成“战斗机器”,那就太片面了,狼最特别的地方,是狠劲里藏着忠诚,冷漠中带着尊重,这种矛盾感才让狼系人设越品越有味道。
桐华的《大漠谣》里,女主金玉就是典型的狼系姑娘,她从小在狼群里长大,没学过中原女子的温文尔雅,说话做事都带着股野性。
到了长安后,她不像其他女子那样循规蹈矩,遇到喜欢的人就大胆去追,遇到算计她的人也绝不手软。
可她也不是只懂狠,跟着阿爹学的权变谋略,让她在复杂的局势里既能保护自己,又不会为了目的不择手段。
这种“野”而不“蛮”的劲儿,让这个角色特别鲜活,看过的人很难不喜欢。
还有《东宫》里的李承鄞,被观众叫做“白眼狼王”,骂他的人能从剧头排到剧尾,为了夺权,把爱人小枫的全族都灭了,后期追妻火葬场也没让人消气。
可就算这么多人骂他,还是有人被他的狼系特质吸引,他确实对爱人够狠,但作为君主,他又担起了责任,把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
他的狠不是无差别攻击,而是为了目标能舍弃私情,他的冷不是天性凉薄,而是把责任看得比自己的感受还重。
这种“冷酷与责任共生”的设定,让他成了经典的狼系男主,哪怕不讨喜,也让人没法轻易忘记。
很多人塑造狼系人设时,要么只写狠劲,把角色写成没感情的杀手,要么只写忠诚,把角色写成无条件服从的“忠犬”。
可真正的狼系角色,该有强者思维,对自己人要护到底,对对手也要懂尊重。
就像现实里的强者,不会因为对手弱就轻视,也不会因为要赢就用卑劣手段,这种“有底线的狠”,才是狼系人设最打动人的地方。
提到猫系人设,大家总先想到“傲娇”,高兴了就黏人,不高兴了就躲得远远的,好像除了这点就没别的了。
可要是只把猫系角色写成“傲娇精”,那就没get到精髓,猫系人设最迷人的,是藏在傲娇背后的强大精神内核,不管别人怎么看,老子开心最重要。
《红楼梦》里的林黛玉,就是典型的猫系姑娘,她像猫一样敏感,府里人说话的语气、做事的态度,哪怕只有一点不对劲,她都能察觉出来。
她也像猫一样有“爪子”,谁要是算计她、虚伪待她,她嘴上不饶人,毒舌起来能让人说不出话。
最关键的是,她在感情上有猫一样的洁癖,要么就把真心全给她,要么就一点都别给。
就像她问宝玉“这东西是单给我一个人的,还是别的姑娘都有”,这种“不将就”的态度,就是猫系人设的核心,我不会为了讨好别人委屈自己,也不会因为别人的看法改变自己。
还有孙悟空,虽然是只猴子,可人设里满是猫系特质,他从不内耗,想做什么就做什么,闯龙宫抢定海神针,闹地府勾掉生死簿,大闹天宫跟玉帝叫板,管你是什么天规戒律,只要他不服,就敢跟你对着干。
这像极了猫对权威的态度,不是蔑视,是根本不在意,不管你是玉帝还是佛祖,只要没顺着他的心意,他就敢“造次”,这种“不被规矩绑架”的自主性,就是猫系人设的魅力所在。
很多人塑造猫系人设时,总盯着“傲娇”这点反复写,让角色变得扁平又讨厌。
可真正的猫系角色,该有猫一样的生活哲学,以自己舒不舒服为前提,不内耗、不将就、有边界感。
就像现实里那些活得通透的人,不会因为别人的期待委屈自己,也不会因为小事纠结半天,这种“以自我为中心”的清醒,才是猫系人设最让人羡慕的地方。
其实从魏晋时期民间传说里的妖怪开始,人们就总爱把“妖性”投射到人身上。
为啥呢,因为人类文明发展的过程,就是不断告别原始野性、学会压抑天性的过程,我们要讲礼貌、要顾全大局、要为别人着想,时间长了,就忘了自己原本也有渴望自由、渴望随性的一面。
而妖系人设,正好帮我们弥补了这份遗憾,狐系人设的野心,让我们看到为目标拼搏的狠劲。
狼系人设的野性,让我们想起不该丢的底线和忠诚,猫系人设的自主,让我们羡慕那种“老子开心最重要”的洒脱。
这些特质不是“坏”,而是我们被文明包裹后,悄悄藏起来的天性。
所以别觉得喜欢妖系人设是“不正常”,其实我们喜欢的,是那些角色身上敢爱敢恨、敢闯敢拼、敢做自己的劲儿。
毕竟在现实里,我们很难做到完全随心所欲,可在这些角色身上,我们能看到另一种可能,原来人还可以这样活。
来源:影之时光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