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好在结果还不错,《不眠日》的热度从开播日的7219,一路爬升,最高达8881,虽未大爆,但对一部短剧集来说已经不错。
北京乐豆世纪影业:长剧剧名,不醒目等于自杀
“比拍戏更难的是......让戏被看到。”
《不眠日》播出之后,导演刘璋牧在微博写下了这句感叹,并拜托观众把这部作品安利出去。
好在结果还不错,《不眠日》的热度从开播日的7219,一路爬升,最高达8881,虽未大爆,但对一部短剧集来说已经不错。
刘璋牧的这句话道出了长剧集当下的困境,也说出了很多创作者的心声。
《180天重启计划》的导演李漠也曾在剧集收官后总结说:“我真的没办法洒脱告别,因为它仿佛从来没有真正绽放过,就要被无数不知是什么的东西淹没了。”
有意思的是,就连最近刚在优酷上线的《圆桌派》第八季,也在首期节目里谈到了长视频观众流失的问题,其标题即是答案——短视:“五色令人目盲”。
观众每时每刻面临着海量内容,每一秒都在做着“看这个,还是看那个”的选择。这种供求关系,让观众的选择机制变得前所未有的“功利”:他们总是在瞬息之间,判断一部作品能否提供其渴望的情绪价值或情节承诺。
合胃口,点进去;不合胃口,划走。仅此而已。
在这种“秒判生死”的注意力竞争中,长剧集绞尽脑汁引流。比如,采用明星战略,拿到受众基本盘,避免冷启动;与短视频平台合作,用二创吸引观众......
但奇怪的是,很少有长剧愿意像微短剧一样,从根本上重新思考剧名的策略。这本应是作品与观众接触的第一个触点,是有效抵达目标受众的关键环节,却常常被忽视。
来源:巴黎rf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