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国庆刚过完,朋友圈还在刷《许我耀眼》的“豪门姐弟”名场面,转头就被扒出第26集整段照搬《禹英禑》的法庭戏——镜头顺序、律师转身角度、连原告那滴眼泪掉下来的时间点都卡得一模一样。
“抄得连走位都懒得改,这剧是拿观众当傻子?
”
国庆刚过完,朋友圈还在刷《许我耀眼》的“豪门姐弟”名场面,转头就被扒出第26集整段照搬《禹英禑》的法庭戏——镜头顺序、律师转身角度、连原告那滴眼泪掉下来的时间点都卡得一模一样。
弹幕瞬间炸成烟花:原来“耀眼”是抄得耀眼。
更离谱的是,这已经不是第一次翻车。
上周才被插画师贴图对比,从海报到剧照连配色条都没换;再往前数,第三集女主天台独白,台词跟2019年日剧《我准时下班》里女主辞职那段几乎同音不同字。
网友总结:别人追剧找糖,追这剧找“原主”。
张若昀7号出来灭火,一句“借鉴失误”把锅甩给“团队”,轻飘飘得像在谈天气。
粉丝控评“哥哥不知情”,路人不买账:男主拿一番片酬,剧本围读时不走戏?
真把观众当NPC了。
平台也慌。
腾讯6号连夜下架争议集,公告里“原创保护机制”六个字打得啪啪响,却被扒出去年就发过同款声明。
有人贴出后台热度曲线:每爆一次抄袭,点播量就蹿一波,35000的站内纪录里,到底多少是吃瓜贡献的VIP?
数据不会说话,但钱包会——东南亚热搜榜第一,泰国观众边骂边追,弹幕里中英泰三语齐飞:copy狗居然有点好看,气死。
业内群聊截图流出:编剧私下吐槽“甲方要‘爆款感’,不给时间改,只能先交作业”,制片人回怼“你不抄,隔壁组也抄,谁先上线谁赢”。
原来“致敬”成了 KPI,原创反而成了奢侈品。
协会月底要开研讨会,老编剧直接甩话:“先罚钱再开会,比什么PPT都管用。
”
观众也不是没给过机会。
第一次爆抄袭时,超话里有人自发整理“疑似对比清单”,指望剧方填坑;结果越扒越多,清单变Excel,Excel变PDF,最后成了42页论文。
现在广场风向彻底歪了:大家每天蹲更新,就为看又能挖出哪部“素材库”。
追剧追到成考古,国产剧算是玩出新花样。
最扎心的是:就算骂成这样,还是想看看后面八集。
都市剧空窗太久,狗血爽点精准踩脉,抄袭也挡不住“真香”——这哪是观众双标,分明是原创荒漠里没别的水喝。
有人提议:不如开个“找茬打卡”活动,每提交一处实锤,平台返五块观影券,反正热度靠骂,不如让骂也值回票价。
剧方现在两条路:要么剩八集全部回炉重剪,把借鉴镜头换干净,至少保住海外输出;要么破罐破摔,走黑红路线,大结局再抄一波经典,热搜直接包年。
选哪条,钱包和良心总得死一个。
至于观众,吐槽归吐槽,遥控器还是诚实。
只是下次再看到“原创”俩字,大家都会下意识先搜搜有没有原图——这算不算是《许我耀眼》留给内娱的唯一“原创”?
来源:巴黎rf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