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狐妖”系列改名像开盲盒,这次《王权篇》直接换成《天地剑心》,有人连夜把微博简介改成“土味剑心受害者”,结果点进广电总局备案系统一看,新名字已经坐稳,连播出许可证都打印好了——再骂也改不回来。
“狐妖”系列改名像开盲盒,这次《王权篇》直接换成《天地剑心》,有人连夜把微博简介改成“土味剑心受害者”,结果点进广电总局备案系统一看,新名字已经坐稳,连播出许可证都打印好了——再骂也改不回来。
改名的真正导火索是“小红娘”三个字在电视剧市场已经带不动票房。
上一部《月红篇》播完,腾讯内部复盘会流出一张PPT:搜索关键词“小红娘”里,65%在问“这剧和动漫有啥关系”,18%在吐槽“儿童滤镜”,只有7%讨论剧情。
平台干脆把“狐妖”当前缀砍掉,让新项目彻底脱离低幼标签,好去抢晚上10点以后的成年观众。
《天地剑心》的备案故事梗概也偷偷瘦身。
原版30字核心“人与妖转世续缘”被删掉,替换为“少年剑者以心证道”,导向直接从“言情”扭成“成长”。
别小看这几个字,招商PPT里就能多塞一排武侠品牌赞助——刀具、矿泉水、运动饮料,全比婚庆公司出手大方。
服化道预算1.2亿,听起来像吹牛皮,直到有人扒出成毅手里那把“王权剑”道具就值30万。
剧组在横店租了最大摄影棚,地面全部铺可升降铁甲,方便“万剑穿心”时真能让几百把剑从地下弹出。
道具师发朋友圈:一天拍完,剑刃卷了86把,回收废铁卖了1700块,刚好请全组喝奶茶。
成毅3个月剑术集训的场地是青岛一家退役击剑馆。
教练是前国家队陪练,训练表按运动员赛事周期排,每周一次“实战血槽”——和成毅对打的人穿16公斤护具,真劈真砍,拍到的青紫镜头直接当幕后素材。
有人担心脸受伤,剧组给演员买了高额保险,但成毅没出一次险,倒是指甲劈了三次,每次贴甲片继续拍。
李一桐的“蜘蛛精”造型比动漫更暗黑。
美术参考了云南捕鸟蛛的腹部花纹,把绒毛做成0.3毫米的哑光胶管,再手工染色,一套衣服重4公斤。
她转场时需要两个服装助理帮忙抬裙摆,笑称“每天负重爬墙健身”。
双重人格设定也不是噱头,剧本里给她写了两种字体:正常人格用宋体,妖化人格用手写草书,方便对手演员读剧本时就能感知气场变化。
平台把《天地剑心》排进10月15日,其实是打了一张“空窗期”牌。
国庆档大剧《长相思2》预计9月底完结,同档期《大宋少年志2》体量小,而湖南卫视的《大唐狄公案》提档到11月,中间留下整整四周真空。
只要《天地剑心》能稳住首周热度,就能在年底财报里独占一条“仙侠独播爆款”亮点。
营销预算5000万里,有1500万专门砸在B站二创激励,誓要把“万剑穿心”剪成年度最燃打戏素材,让UP主免费打工。
但风险也明摆着。
系列前两部豆瓣评分5.8和6.1,差评高频词是“节奏慢”“滤镜白”“打戏软”。
这次剪辑师换血,请来《苍兰诀》快节奏预告团队,正片要求“三分钟内必须有一次情绪爆点”,否则直接回炉。
一位后期剪辑助理私下抱怨:已经剪到第17版,老板还是嫌“文戏喘气时间太长”,再剪下去,演员台词都快成电报体。
观众最担心的“魔改”也有小范围试水的迹象。
动漫里王权富贵为清瞳挡下“万剑穿心”后一夜白头,剧版剧本写成“断发”而非“白头”,造型组为此做了三种假发方案:全白、半白、挑染。
最终用哪版,要看送审回来的意见。
毕竟白发在审查口径里容易被打成“过度渲染血腥悲剧”,断发就显得含蓄,方便过审。
说到底,改名、提档、加预算,都是平台在“仙侠疲劳”时代的一次自救。
观众不是不爱仙侠,而是看腻了空心糖纸。
如果《天地剑心》能让剑真正砍在肉上,让爱情落地为“我想活成你的样子”,那它就不用靠“狐妖”两个字续命。
成毅在杀青采访里只说了一句:“我把剑磨好了,剩下的交给观众。”这句话被工作人员做成横幅,挂在道具库门口——剑会不会断,等10月15日腾讯视频上线,屏幕前的你我手里握着答案。
来源:魔法辰星n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