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作为一个八零后,对清宫剧可以说是异常熟悉,从《还珠格格》到《康熙微服私访记》,从《铁齿铜牙纪晓岚》到《天下粮仓》,从《康熙王朝》到《雍正王朝》,几乎伴随了人生前30年。
曾经的清宫剧有多火爆,如今的清宫剧就有多冷淡。
作为一个八零后,对清宫剧可以说是异常熟悉,从《还珠格格》到《康熙微服私访记》,从《铁齿铜牙纪晓岚》到《天下粮仓》,从《康熙王朝》到《雍正王朝》,几乎伴随了人生前30年。
如今虽然已经很少看电视剧了,但是作为一个互联网从业者,对于影视圈的动态还是稍有了解。近些年,清宫剧几乎是退出了电视剧市场,曾经的爆款清宫剧纷纷被各大视频平台下架,而一些已经拍完的清宫剧,也因为各种原因无法上映,都证实了一件事:清宫剧已亡,辉煌已成历史。
很多的清宫剧,都在有意无意传递一个信息:清朝的统治者很英明,统治政策也很亲民爱民,属于典型的历史虚无主义。这种表达会让绝大多数民众接收到一种与实际历史大相径庭的信息,从而影响其学习、生活乃至认知,与广电总局明确要求的“树立正确的历史观”背道而驰。
清宫剧中的历史虚无主义,可以说是贯穿于始终,虽然说影视剧属于艺术创作,必然要有所变化,但是绝不是没有限度的美化,比如美化迁界禁海,美化纪昀,美化乾隆,美化慈禧,美化清朝的民族政策等,都让不了解的历史的民众,产生一种错误的历史观,属于变相的篡改历史。
2、观众审美疲劳清宫剧霸屏三十年,确实产生了很多的经典作品,但是随之而来的问题也很明显,那就是能拍的都拍的差不多了,后来的作品大多缺乏创新,很多属于狗尾续貂,大同小异的故事背景,千篇一律的人物形象,越来越拖沓的剧情,都让观众的兴趣明显下降,审美严重疲劳。
3、审查政策收紧前面两个原因,虽然都是事实,但是并不足以让清宫剧彻底消失,清宫剧退潮的直接原因在于审查政策收紧。2019年,公安部破获捣毁了一个名为“满洲复兴协和会”的分裂组织,这个组织拥有4000多名成员,规模十分庞大,接受韩国、美国等境外资金支持,通过各种方式进行分裂宣传。
此事之后,清宫剧的危害被上面高度重视,广电总局对清宫剧的态度更加谨慎,审查政策也随之收紧,绝不允许清宫剧暗度陈仓危害国家安全,各路官媒也是纷纷下场批评清宫剧的危害。
清宫剧的退潮,是一种必然,因为漫长的华夏历史中,前有汉唐,后有宋明,都是中国历史的辉煌时刻,汉唐足够强盛,宋明足够繁荣。而唯独清朝的标签是“屈辱”,一个中国历史中的负面角色,承受不起清宫剧随心所欲的毁容式“整容”,到头来面目全非,只会让人更加讨厌。
伟大复兴,复兴的是汉唐荣光,而不是像辫子一样长的不平等条约。
来源:风雨之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