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尊重历史、侮辱智商、油腻尴尬,这6部剧被央媒点名批评真活该

西瓜影视 内地剧 2025-10-10 19:45 1

摘要:有些剧的历史观念严重扭曲,更有一些作品因低俗内容引发了公众的愤怒。

文|耳东东

信息源: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中和结尾

为了电视剧的收视率,编剧真是用尽了手段。

尽管其中不乏好剧,但近年的电视剧市场却越发低迷。

仅剧情千篇一律,演员的演技也让观众失去了信心。

更让人失望的是,一些电视剧不尊重历史进行胡编乱造。

此前央媒就批评过6部烂剧,它们存在的问题真是各个都不同。

近年来,中国的电视剧市场似乎陷入了一场深刻的危机。

作品质量参差不齐,内容荒诞不经,演员演技差强人意。

甚至一些剧集开始偏离历史事实,触碰社会底线。

尤其是央媒的强烈批评,更让这些烂剧成为了舆论焦点。

在这些被点名的剧集中,有些演员的演技直接拉低了整部剧的质量。

有些剧的历史观念严重扭曲,更有一些作品因低俗内容引发了公众的愤怒。

央媒的批评,是对这些剧集质量的深刻反思,也是影视行业亟需自省的警钟。

《东八区的先生们》,是近些年来备受争议的电视剧之一。

张翰作为主演与导演,曾一度因为《一起来看流星雨》而积累了大量粉丝。

似乎在娱乐圈有着不小的影响力。

但在这部剧中,张翰的演绎却让人失望至极。

剧集不仅剧情空洞,台词和演技也让观众直呼“尴尬”。

其中张翰与女演员之间的一些互动被指责为冒犯。

更有镜头呈现出一些明显让人不适的内容。

人民网对这部剧的评价可以说是直白且不留情面:

“十年打磨的‘诚意之作’,哪里是诚意,简直是在用低俗换取流量。”

《东八区的先生们》在播出后不久,便因为收到大量差评而被迅速下架。

张翰的形象也受到了不小的影响。

这部剧的失败并不仅仅是因为剧本的弱点,更多的是其创作理念和市场运作的缺失。

张翰一度被视为偶像派演员,但这部剧却让他的形象一落千丈。

观众并不买账的是,剧集缺乏深度和社会责任感。

而明星流量和传统的套路,已经不能再打动如今的观众。

影视作品如果不能在质量和内涵上做足功课。

即便是流量明星,也无法避免被淘汰的命运。

当下历史题材剧一度是观众关注的焦点,尤其是抗战题材,始终受到热烈追捧。

然而《雷霆战将》这部剧却因其对历史的严重失实,成为了舆论的“靶子”。

这部剧为了突出演员的帅气形象,居然给“人物安排了现代感十足的大背头。

人物穿着奢华、生活方式现代,与抗战时期的艰苦环境大相径庭。

最令观众震惊的是,在剧中正打着仗的过程中。

一名师长竟然拿起雪茄悠闲地抽了起来。

这一行为几乎成了剧集最大的“槽点”。

人民日报的评论一针见血:

“创新表现方式并非不可以,但必须尊重历史,不能过度偏离现实。”

如果说创作者只是为了创新形式而脱离历史。

这种做法不仅会引起观众的不满。

还会影响观众对历史题材剧的认知。

这样的创作失误,不仅仅是对历史的不尊重,更是对广大观众的侮辱。

更为令人不解的是,尽管剧中出现了如此明显的历史误差。

制作方并未及时作出任何修改,而是选择继续播出。

这种对历史的亵渎,直接导致了剧集的下架,也让一些演员的形象大打折扣。

以此为例,剧集制作方无视历史事实的态度,显然没有为观众负责的意识。

历史题材剧本应当是重视史实、传递正能量的,但《雷霆战将》的失败则提醒了创作者。

对历史不敬,不仅仅是对过去的冒犯,也是对未来的警告。

与《雷霆战将》一样,历史题材剧《抗日奇侠》。

也因其对历史的极端扭曲而遭到观众的强烈抵制。

剧中为了增加戏剧性,竟然出现了“手撕鬼子”的荒诞情节,甚至有角色徒手撕碎敌人。

这种无视历史事实、恶搞英雄的表现,极度脱离实际,让人无法直视。

正如人民日报所批评的:

“这种‘手撕鬼子’的情节不仅对事实不尊重,更是对民族情感的侮辱。”

这种极端化的英雄主义演绎,虽然让一些观众产生了短暂的“爽点”。

但它却深刻影响了我们对抗战历史的认知。

历史剧应当传递的是尊重与记忆,而不是通过夸张和不实的情节制造戏剧化效果。

用这种低级的方式将英雄主义呈现给年轻一代,只会让他们误解历史、贬低英勇的先烈。

偶像剧向来是中国电视剧市场的一大亮点。

但近年来一些剧集却因浮夸、奢靡的表现方式而遭遇批评。

比如《谈判官》,这部剧虽然由杨幂和黄子韬主演。

拥有强大的明星效应,但剧中的人物塑造和剧情设置却让人难以忍受。

剧中黄子韬饰演的“富二代”形象,不仅缺乏深度,而且有着过于浮夸和不切实际的奢华生活。

这种极端的角色设定,不仅缺乏现实感。

还引导了部分年轻观众走向错误的价值观,产生了“通过捷径成功”的不良幻想。

人民日报的批评直接点出了问题:

“有些电视剧披着现实题材外衣,本质却是偶像剧。”

这种错误的价值观对青少年的影响尤为显著。

剧集中的过度奢华、浮夸的表现手法,毫无社会责任感,让人质疑制作方的创作意图。

除了上述几部剧之外,还有其他几部剧也有类似的错误。

央媒在批评时直言,将这些离谱的剧批的体无完肤。

这些被批评的剧集,或许只是一个警示。

提醒创作者们在创作过程中不能只追求短期的流量和娱乐效果。

更应该注重剧集的质量和社会责任感。

无论是历史剧、偶像剧,还是其他类型的作品。

都应该以尊重历史、文化和社会价值为基准,才能真正赢得观众的认可。

信息来源

《@人民日报“尖锐”地评论了最新上映的抗日神剧《雷霆战将》》

《民日报批"手撕鬼子"念歪了经》

《#风起洛阳到底谁是主角##风起洛阳好看吗#》

《广电总局:反对以流量为标准选演员》

《【人民日报:有些电视剧披着现实题材外衣 本质却是偶像剧】》

来源:林深史见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