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89%”,这数字一出来,朋友圈直接炸成两派:一派说“主旋律终于不劝退”,另一派甩表情包“我妈把遥控器锁了,谁敢换台就断生活费”。
“2.89%”,这数字一出来,朋友圈直接炸成两派:一派说“主旋律终于不劝退”,另一派甩表情包“我妈把遥控器锁了,谁敢换台就断生活费”。
吵到第三天气氛更怪——平时连新闻联播都嫌吵的35岁+直男,突然在群里发语音:“曾黎那张脸,像把我爸藏了三十年的旧相册翻开了。
”没人敢接话,毕竟大家小时候都偷翻出过同样的相册,里面夹着一张穿旗袍的女人,眼神淡得像泡过雨水。
收视份额35%,听起来像财报,其实就是“晚饭点,十台电视机里四台在放同一部剧”。
隔壁《生万物》2.12%、《灼灼韶华》1.98%,被甩得连尾灯都看不见。
有人吐槽“央视押宝押对了”,可真正让沙发黏住人的,是第十八集那个“机场诀别”——曾黎三分钟没说一个字,NG二十七回,拍到凌晨四点,现场只剩风声和摄影机转盘的咔咔响。
剪出来也就一百八十秒,却把“压抑情感”四个字钉在观众嗓子眼:她没哭,你替她哭,她没回头,你替自己回头。
剧粉扒历史,扒到社科院新鲜出炉的档案:1949年3月,真实的吴石确实溜去香港一趟,行程对得上;他老婆王碧奎更猛,1948年当街跟特务动手,高跟鞋直接敲对方脑门。
于是前期骂“面瘫”的人开始删帖:“原来不是演技差,是演‘忍’,忍到第十八集才放虎。
”制作人笑而不语,只补一句“后面还有更狠的”,留足悬念让人连夜补近代史。
于和伟那边更轴。
为了“审阅作战图”那场戏,他非让道具组把真地图复制品铺桌上,一毫米折痕都不许差。
福州吴石故居他跑了五趟, historians 被他问得集体点外卖加夜班。
吴越更拼,直接瘦八斤,把1940年代上海话学出“租界电台腔”,拍完三个月没缓回东北口音,回家被亲闺女问“阿姨你谁”。
美术指导王刚偷偷晒图:吴石办公室63件小物,全按200张老照片1:1打版,连墨水瓶里的干涸程度都分1948、1949两款。
最新露脸的“国防部会议室”,门窗比例直接抄南京总统府史料,误差不到半厘米。
观众弹幕飘过:“原来我看的不是剧,是历史乐高。
”
所以,当有人说“主旋律好看个鬼”,数据直接甩他脸上:黄金档十台里四台锁定,35岁以上观众集体沉默,那不是被教育,是被戳中了——谁家里还没一张泛黄的旧照片?
谁心里没住过一个“机场诀别”却没等到解释的人?
剧把伤口摊开,不给你撒糖,只给你看清:原来忍耐不是懦弱,是另一种把刀子对准自己的英勇。
今晚更新到第20集,预告里曾黎终于开口,台词只有一句“我带你回家”。
弹幕已经提前哭崩。
有人打赌收视率破3,有人说“破3算啥,能把遥控器哭失灵才算赢”。
赌局没结果,但明早肯定多了一批黑眼圈的中年人——他们不说破,只是偷偷把爸妈的旧相册又翻了一页。
来源:多才豆花GQH3B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