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要是问当代最能打的美剧是啥,我敢拍胸脯说《继承之战》绝对稳居榜首,尤其是在《绝命毒师》之后,这剧几乎把“神作”的标签直接贴死了。
要是问当代最能打的美剧是啥,我敢拍胸脯说《继承之战》绝对稳居榜首,尤其是在《绝命毒师》之后,这剧几乎把“神作”的标签直接贴死了。
它就39集,四季就收尾,没搞那些拖拖拉拉的支线,却把一个传媒豪门的荒诞与残酷讲得透透的,看完你会发现,这哪是豪门斗啊,明明是把资本主义的底裤都给扒下来了。
说实话,这剧最牛的不是剧情多反转,而是它的叙事方式。
一般美剧都爱搞“主角成长线”,但《继承之战》偏不,它让罗伊家那几个孩子陷在一个死循环里:想抢公司控制权,先凑一起结盟,转头就因为点利益互相捅刀子,最后全失败,歇口气又接着来。
本来想觉得他们挺惨的,后来发现这都是骨子里的毛病,他们要的根本不是公司,是爹洛根的一句认可,可洛根那老头,这辈子就没学会怎么好好当爹,只会用权力把孩子耍得团团转。
洛根这角色,简直是现实里默多克、雷石东这类媒体大亨的“电视剧版”,他控制欲强到离谱,公司是他的王国,孩子就是他的棋子。
第一季生日宴上,他先当众泼肯德尔冷水,说“公司还得我管”,转头又私下拍肯德尔的肩说“你还是我头号儿子”,这操作,换谁都得被搞懵。
我当时看的时候就想,这老头哪是疼孩子啊,明明是怕他们团结起来抢自己的权,故意挑事让他们内斗。
再看那几个孩子,没一个让人省心的,肯德尔本来是最有希望接位的,结果一边想当“救世主”,喊着要搞“企业社会责任”,一边又戒不掉毒瘾,还总被爹抓住小辫子。
第二季结尾他当众骂爹那段,我还以为他要逆袭了,结果没两集又蔫了,原来他早就被爹拿捏得死死的。
希芙更有意思,一开始看着挺精明,在政治圈混得风生水起,结果为了个CEO的位置,把自己原来的原则全扔了,甚至跟有法西斯倾向的候选人合作,最后啥也没捞着,还被老公汤姆卖了。
罗曼呢,表面上嘴毒得很,天天讽刺这个挖苦那个,其实心里比谁都脆弱,爹一死他直接崩溃,连悼词都念不出来,你看,再硬的壳子,一戳就破。
这剧的台词也特别有意思,不是那种喊口号的热血话,全是“话里有话”。
就拿汤姆和格雷格来说,汤姆在罗伊家没地位,就总欺负格雷格找存在感。
有次汤姆故意让格雷格干脏活,嘴上说“咱俩是好兄弟,这事儿只有你能帮我”,其实就是把格雷格当出气筒。
我第一次看的时候还得倒回去再听一遍,才明白原来这句话藏着这么多小心思。
还有罗伊家开家庭治疗那次,表面上是解决矛盾,实际上每个人都在找机会踩对手一脚,想在洛根面前表现自己,说白了,在他们家,连“治病”都是权力游戏。
很多人觉得《继承之战》就是看有钱人吵架,其实根本不是。
它藏得最深的,是对资本主义的吐槽,你看罗伊家的公司Waystar Royco,整天不干别的,就知道吞并小公司。
第一季收了个叫Vaulter的新兴媒体,肯德尔本来想好好搞创新,结果洛根一句话,直接把Vaulter拆了卖了,员工全开除,这哪是做生意啊,明明是资本在“吸血”,只要能赚钱,根本不管别人的死活,还有那个ATN新闻网,简直就是个“政治工具”。
第四季有集讲总统选举,罗伊三兄妹在编辑室里瞎指挥,罗曼为了保住自己的权,逼着ATN宣布自己支持的候选人赢,不管选票有没有问题;希芙一边喊着“要公平”,一边偷偷跟科技新贵勾结;
肯德尔更离谱,本来还犹豫要不要顾全大局,发现希芙背叛自己后,直接赌气支持对手,就这么着,一场全国大选,成了他们家私人恩怨的牺牲品。
我当时看的时候真觉得后背发凉,这不就是现实里某些媒体的缩影嘛,新闻哪还有什么“真相”,全是权力和资本的玩物。
最讽刺的是结局,Waystar最后被卖给了瑞典的科技新贵,CEO居然是汤姆。
本来以为肯德尔、希芙他们仨能争出个结果,结果赢的是最会“装孙子”的汤姆。
汤姆这人,平时看着没什么存在感,却最能忍,洛根欺负他,他忍;希芙看不起他,他也忍,最后居然靠背叛希芙上位了。
说实话,这结局虽然意外,但细想也对,在那种环境里,不是比谁有能力,是比谁能放下尊严,谁能当“软骨头”,汤姆刚好就吃这一套。
有人说这剧比《绝命毒师》还厉害,我觉得各有各的好,但《继承之战》胜在它不只是娱乐。
它把资本主义下的亲情、婚姻全拆透了,亲情变成了争权的筹码,婚姻变成了互相利用的交易,连“忠诚”都能拿来卖钱。
本来想觉得罗伊家的人挺可怜,后来发现他们也是自找的,生在那种满是铜臭味的家庭,早就被金钱和权力异化了,连怎么爱人都忘了。
《继承之战》能成当代最伟大的美剧,不是因为它拍得多豪华,而是因为它敢说真话。
它没把豪门拍得多光鲜,反而把他们的愚蠢、自私、可怜全抖了出来,还顺带戳穿了资本主义的假面具。
要是没看过的朋友,真心建议看看,不光能看个热闹,还能琢磨琢磨背后的事儿,毕竟,能把“残酷”拍得这么有意思,还能让人看完反思的剧,真没几部。
来源:星河倾城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