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有没有人想过,如果当时浣碧怀有身孕,是否会权衡一下,为保下果郡王的孩子而继续活着? 其实剧中已然给出我们暗示了,结合原著才知道,原来浣碧的结局也是从嫁给果郡王这一刻就已经注定了的。浣碧根本不可能怀孕。甄嬛绝不会允许,这并非甄嬛小肚鸡肠,而是浣碧咎由自取。成全不
有没有人想过,如果当时浣碧怀有身孕,是否会权衡一下,为保下果郡王的孩子而继续活着? 其实剧中已然给出我们暗示了,结合原著才知道,原来浣碧的结局也是从嫁给果郡王这一刻就已经注定了的。浣碧根本不可能怀孕。甄嬛绝不会允许,这并非甄嬛小肚鸡肠,而是浣碧咎由自取。成全不过说说而已。
浣碧与甄嬛相处多年,早已经超过普通姐妹情谊,多少次同生死共患难走过来。按理来说是不会因为一男子而彻底决裂,甄嬛也不至于下此狠手。但若是你读原著你就会知道,如果换做是你,你只会做得比甄嬛狠十倍。
想要的东西就不择手段去得到,这段当然无可厚非。但前提是不可将自己最亲近的人作筹码。要知道当时得甄嬛已经从甘露寺出来,千辛万苦走到这一步,为得从来不是所谓权贵,而是为了保住家人。此时的甄嬛知道果郡王还活着,这就已经足够了,并且家人也不在宁古塔受苦,她已然别无所求。
但偏偏浣碧却触及到了她的逆鳞,二人也彻底决裂 。
就是果郡王的荷包掉落在众人面前,要知道浣碧是一直都跟在甄嬛身边的,果郡王和甄嬛之间的这点事儿浣碧再清楚不过。不过她当然不会将此事揭开,那样自己也不会得到任何好处。所以利用甄嬛的关系,接近果郡王,随后得知荷包中有甄嬛小像之事。便打算以此来大做文章。
划重点,原著中是浣碧故意撞到果郡王,扯下荷包将其暴露在众人面前。此时要问最慌的人当然是甄嬛了。人家果郡王的九族还连带着皇帝呢,反正牡丹花下死,做鬼也风流了。 但甄嬛却不同,这事儿要是被揭穿了,不止是自己,家人也一定会受到牵连。
虽说浣碧最终达成目的了,但此事甄嬛永远也不会原谅。与浣碧相识相交多年,她岂会看不出这是浣碧故意为之?将自己全部身家性命拿来做筹码,她绝不会原谅。
而后便是给浣碧上了三道保险,也断绝了她怀孕的可能。
首先便是浣碧出嫁之时,甄嬛在果郡王面前的交代。嘴上是说希望果郡王能好好善待浣碧,毕竟,浣碧的母亲可是甄远道曾经最爱的女人。这话怎么听着茶里茶气的?你二人同父异母,浣碧的母亲充其量也只能算妾室啊,那这话意思不就是说。甄远道已然辜负了甄嬛的母亲,现在自己又要来辜负甄嬛。
埋下愧疚的种子,让果郡王心里过不去这道坎,以后每每与浣碧亲近之时都会想到此处。这只是其一。
其二便是浣碧出嫁时,甄嬛作为长姐,嫁妆和陪嫁丫鬟自然都是甄嬛来准备的。那这里操作空间可就太大了。麝香作为全局当中的硬通货,你要说甄嬛没掺点进去,我是不信的。
其三,也是最为关键的一招。诛心
孟静娴之死已然不是秘密,原著中却大不相同,误食毒药之后孟静娴其实并无大碍。是后来浣碧下的手,这才导致孟静娴不治身亡。但这事儿果郡王却并不知道,加上果郡王本就对孟静娴问心有愧。而得知孟静娴之死的甄嬛,在面对果郡王的询问,第一时间给出的反应就是为浣碧开脱。
这事儿不是我妹妹干的啊,此地无银三百两。果郡王秒解其意。知道甄嬛不忍瞒他,但是希望果郡王看在她的面上,给浣碧留个体面。甄嬛果郡王二人能琴瑟和鸣,像这样的事情一个眼神就足矣。
对于浣碧的结局我只能说,早知今日,何必当初呢?
来源:天涯一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