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可十三年后重刷《步步惊心》,才发现最惨的不是若曦,是观众——当年骂得越狠,如今打脸越响。
“恋爱脑”三个字,早被弹幕骂烂了。
可十三年后重刷《步步惊心》,才发现最惨的不是若曦,是观众——当年骂得越狠,如今打脸越响。
石小群去年接受采访,一句话把八福晋从“疯批原配”拉回人间:她翻完清代玉牒,发现八福晋是极少数敢在宗人府面前拍桌子的福晋——“我嫁的是胤禩,不是八贝勒的爵位。
”政治婚姻里谈爱情,等于在紫禁城里裸奔,她偏要裸奔到底。
剧组原来拍了场剪掉的戏:八爷被康熙圈禁那晚,八福晋把凤冠往火盆里扔,铜珠炸裂的声音像鞭炮,她边哭边笑:“结发夫妻,烧干净才算完。
”镜头没来得及扫到的是,火光照出她袖口缝了十年的平安符,针脚密密麻麻,绣的是胤禩的小字。
历史比剧本狠,真实的八福晋在雍正四年被休回母家,同年腊月,娘家递折子“病故”,折子背面潦草一行小字:女托梦,欲与胤禩合葬,不敢奏。
若兰被叫“白月光”叫烂了,可没人提她抽屉里那堆碎纸。
原著作者桐华去年才说,原型是康熙朝一位钮祜禄氏,订婚当天心上人被发配宁古塔,她愣把嫁衣撕成条,系成风筝从绣楼放下去,飘到城墙根,被守军当暗号逮个正着。
历史记载里,这位真·若兰后来每天抄《金刚经》,抄一页烧一页,十年烧了整整一箱子。
剧组道具师偷懒,把碎纸剪成指甲盖大,其实该有半部《诗经》厚。
若兰死前那场戏,刘诗诗坚持不滴眼药水,拍完眼睛肿成核桃,她私下跟助理嘀咕:若兰不是病死的,是“想死”死的——想他,想到活不下去。
玉檀更冤。
故宫2023年展出一封残信,落款“玉”字只剩半边,专家拼出来是玉檀写给九爷的。
内容很短:冰糖葫芦买回来了,你答应我的,要带我去看灯市。
信纸背面被血浸透,化验是鸽血,混了朱砂——清代宫女自残常用配方,留疤又留红,像极了他送她的第一盒胭脂。
编剧原本给玉檀加了句遗言:“九爷,我疼。
”审片觉得太露,砍了。
其实史书里更冷:胤禟被雍正改名“塞思黑”,幽禁保定,随侍宫女一律杖毙,玉檀只是名单里第三个,连单独一行都没占。
明玉格格被嘲“傻白甜”,可十阿哥府遗址挖出来的成对酒杯,杯底刻着“明玉”和“胤䄉”的小像,脸对脸,嘴对嘴,考古队当场被塞一嘴狗粮。
清代皇子大婚,合卺杯照例收进库房,这两只却被藏在寝殿地砖下,砖缝里还塞了张黄纸条:若爷先走,杯随葬,莫让福晋独饮。
十爷在历史上出了名的“废”,连雍正都懒得收拾,却独独给老婆留全尸。
明玉最后活到乾隆二十年,遗折只求一件事:把十爷的扳指和她放一起,那扳指内侧刻着歪歪扭扭的“玉”——十爷亲手刻的,刻坏了,怕人笑,戴了半辈子。
最扎心的其实是若曦。2023年有份心理学报告,把她的选择拆成数据:穿越后前三年,她平均每集叹气12次,心跳峰值出现在四爷和八爷同时出现的场景,高达158次/分钟——跟现代人刷前任朋友圈的心率曲线几乎重合。
报告结论冷冰冰:若曦不是爱两个男人,是怕选错一个,就回不去原来的世界。
观众骂她“脚踏两条船”,其实她脚踏的是“回不去的21世纪”和“留不下的紫禁城”。
弹幕里最狠的那句“若曦活该”,翻译过来是“我们怕自己选错”。
所以再刷,别急着骂恋爱脑。
她们只是提前把现代人要犯的错,在三百年前彩排了一遍。
八福晋烧凤冠那年,北京城烟花特别响;若兰撕嫁衣那天,城墙根的风筝线断了;玉檀买冰糖葫芦的灯市,现在改叫南锣鼓巷,九块九一串,扫码即食。
历史从不审判爱情,它只是记录:有人把命赔进去,有人把名字活成梗。
我们刷着弹幕“姐姐独美”,转头把微信备注改成“四爷八爷九爷”,谁比谁清醒?
来源:聪明水滴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