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咱说真的,一提起非遗,脑子里冒出来的不是那些摆在展柜里的“老宝贝”,反倒是老匠人手里那股子“慢劲儿”——比如磨墨时转着墨盘的沙沙声,或是揉墨锭时手指上蹭不掉的墨渍,带着股子烟火气的实在。今儿个不绕弯子,就给大伙儿唠一部专讲徽墨传承的古装剧《家业》,没那些虚头巴
咱说真的,一提起非遗,脑子里冒出来的不是那些摆在展柜里的“老宝贝”,反倒是老匠人手里那股子“慢劲儿”——比如磨墨时转着墨盘的沙沙声,或是揉墨锭时手指上蹭不掉的墨渍,带着股子烟火气的实在。今儿个不绕弯子,就给大伙儿唠一部专讲徽墨传承的古装剧《家业》,没那些虚头巴脑的狗血剧情,全是小人物攥着老手艺、硬生生把日子往好里拽的故事,特对味儿!
先把实打实的信息说清楚:导演是惠楷栋,主演是杨紫和韩东君,这俩人往那儿一站,就透着股“能扛事儿”的劲儿——杨紫要演的李祯,是个敢跟糙活儿硬刚的姑娘;韩东君的骆文谦,得揣着复兴家业的韧劲儿。播出日子也大致定了,2025年12月,央八先播,爱奇艺也能追,到时候记得给手机设个提醒,别等播了又慌慌张张找资源!
故事得往明朝中期的徽州拽——那时候的徽州,“无墨不徽州”可不是瞎吹的,走在巷子里都能闻着松烟混着胶香的墨味儿,一块好徽墨能让书生们抢着买。剧里的李家,做贡墨做了上百年,墨坊的招牌都被摸得发亮,按说该顺顺当当传辈儿,谁承想一场“贡墨案”砸下来,官府查抄、债主上门,没几天就从响当当的老字号变成了空架子,老爷子蹲在墨坊门口摸着断了的墨模子,直叹气说“对不起祖宗”;这边李家还没缓过劲儿,后起的骆家墨业又栽了跟头——不小心卷进了朝廷里的派系争斗,铺子被封,男丁要么被抓要么逃散,最后就剩骆文谦一个人守着空荡荡的院子,手里攥着半本被烧了角的墨谱。得,俩家全折在了“墨”这口饭上,想想都觉得揪心。
李家八房的小闺女李祯,就是杨紫演的。她看着家里的墨坊落了锁,老娘抹着眼泪缝补旧衣裳,心里憋了股子犟劲儿:“祖辈传的手艺不能断在咱这儿!”当天就揣着攒的碎银子,跑去城郊的老墨坊找匠人拜师。你猜怎么着?刚开始人家压根不收她——“姑娘家细皮嫩肉的,磨墨都嫌你力气小”。李祯也不恼,天天蹲在墨坊门口帮着挑水劈柴,见着匠人就递上自己试磨的墨条,手心磨出了水泡就用布裹着接着练,连墨汁溅得衣襟上都是黑印子也不管。有回老匠人试她磨的墨,写出来的字黑亮不晕染,才终于点了头:“行,以后你就跟着我学,先从选松烟练起。”
巧的是,骆家的二小子骆文谦(韩东君饰)也没认怂。家里出事后,他没躲没跑,把剩下的墨谱藏在房梁上,白天帮人拉货挣口饭吃,晚上就借着油灯的光琢磨墨谱上的方子。有回他去墨坊街买原料,正好碰见李祯在跟摊主讨价还价——“这松烟再便宜点呗,我要练手用”,他凑过去搭话:“你也学制墨?”一聊才知道,俩人不光都想把自家的墨业拾掇起来,更想把徽墨这门老手艺攥紧了,别让它在徽州断了根。
可哪有那么容易的事儿?当时徽州有个叫田墨家的新户,仗着家里有钱有势,一门心思想把整个徽州的墨生意全霸在自己手里。见李祯和骆文谦想“搞事情”,就开始使坏:要么在他俩收松烟的时候故意抬价,要么偷偷跟书铺老板说他俩的墨是“糙活儿”,最缺德的一回,俩人好不容易从山里收了批上好的松烟,半夜被田墨家的人泼了水,第二天早上一看,松烟全潮成了硬块,一捏就碎。李祯蹲在院子里捡那些碎烟,眼眶红了也没掉眼泪,转头拽着骆文谦的胳膊说:“哭没用,咱明天就进山,自己采松烟!”
他俩就这么互相搭着肩膀往前闯:白天跟着老匠人学真本事,李祯记工序时,怕自己忘,用炭笔在墨坊的墙上画了36道步骤图,连“松烟要晒3天,阴天多晒1天”都标上小三角;骆文谦则琢磨着改进捣墨的法子,以前人工捣墨又累又不均匀,他就试着给木杵加了块铁坠子,手上磨出茧子也不管,只说“这样捣出来的墨更细”。晚上俩人凑在小墨坊里,一边揉墨锭一边商量怎么应对田墨家的刁难,累了就分吃一块干饼子,渴了就喝口凉井水,倒也熬出了盼头。
后来他俩还真成了——不光做出了能跟老贡墨比美的好墨,让外地的客商都专门来徽州买他们的墨,还把田墨家的霸道垄断给拆了;更甜的是,这俩一起扛过难的人,慢慢从伙伴变成了能过日子的伴儿,最后守着两家合起来的墨坊,教徒弟、传手艺,连收徒都只认一条:“不管啥时候,36道工序一道都不能省,糊弄活儿就是砸徽墨的招牌。”
我瞅这剧最稀罕的地方,就是它不飘——没有那些花里胡哨的爱恨纠葛,全是实打实的日子:是李祯磨破的手心、骆文谦沾着墨渍的袖口,是老匠人手里传了三代的墨模子,是俩人蹲在墨坊里揉墨锭时,汗珠子滴在墨坯上的样子。它把“非遗传承”揉进了“小人物过日子”里,看着他俩一点点把墨坊办起来,比那些大起大落的剧情更让人心里踏实,还能实实在在记住:哦,原来一块好徽墨,得费这么多心思,得经这么多折腾。
尤其是俩主角“白手起家”的那股难劲儿,太戳人了!李祯刚开始学制墨时,总有人在背后嚼舌根:“姑娘家瞎折腾,能做出啥好墨?”她听见了也不辩,就闷头磨墨;骆文谦为了找销路,跑遍了徽州的纸坊和书铺,被人赶出来好几次,照样笑着往人手里递自己做的墨样。他俩这股“不服输”的韧劲儿,不就跟咱平时上班攒劲、做事咬牙的样子一模一样吗?我看他俩遭刁难的时候,手心都攥着汗,等他俩终于做出第一块能卖钱的墨锭,居然跟着高兴得想拍桌子——这哪是剧里的故事,分明是咱普通人想把事儿做好的那股子热乎气儿。
这么一说,你是不是也开始盼着12月快点来?我现在都盘算着到时候蹲点追更了,你要是也爱这种接地气的传承故事,或者就想追点不悬浮的古装剧,要不要我开播前给你发个提醒,咱到时候边看边唠剧情呀?
来源:剧集迷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