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山海口碑扑街却狂赚3000万?成毅粉丝花钱投票,戏服碎布卖上千

西瓜影视 内地剧 2025-10-05 16:44 1

摘要:《赴山海》虽然凭借顶流主演和高宣发投入首日热度刷新纪录,但次日就出现诡异下滑,全网吐槽制作廉价。观众对剧集的质疑集中在多个方面:画面质感不足、服化道设计争议、演员与角色的适配度等问题。

当一部剧集在播出后引发热议,却并非因为剧情质量,而是因为其背后的商业运作模式,这本身就是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

9月,由成毅主演的古装武侠剧《赴山海》在腾讯视频和爱奇艺双平台同步上线。

这部剧在开播前就官宣了60余家品牌提前锁定合作,显示出强大的商业号召力。

剧集播出后制作质量遭遇大量吐槽,背景抠图粗制滥造,镜头到自然景观时演员仿佛漂浮在背景板上。

让人没想到的是该剧的衍生品和品牌联名却创造了惊人的销售数据,据网友统计接近三千万的销售额,成为影视行业一个特殊的案例。

《赴山海》的商业成功,首先建立在其开播初期制造的声势之上。云合数据显示,爱奇艺剧集在6-8月领跑云合正片有效播放榜,为这部剧的播出积累了平台优势。

开播当天,该剧在双平台的表现确实亮眼,腾讯视频热度值在1小时内突破26000,爱奇艺热度值也迅速突破7657。

《赴山海》虽然凭借顶流主演和高宣发投入首日热度刷新纪录,但次日就出现诡异下滑,全网吐槽制作廉价。观众对剧集的质疑集中在多个方面:画面质感不足、服化道设计争议、演员与角色的适配度等问题。

成毅在采访中说过,萧秋水是"花开的时候",而李莲花是"花落的时候",但他身上那种历经沧桑后的淡然气质,与热情洋溢的萧秋水格格不入。

尽管剧集质量饱受争议,但围绕这部剧展开的商业生态却运转得相当成功。剧集通过与60多个品牌的跨界合作,周边涵盖了吧唧、盲盒、冰箱贴等20多个品类。这些周边产品定价亲民,29.9元的盲盒迅速售出近8000件,毛绒挂件销量突破8000件,棉花娃娃的全平台销售量超过一万件。

最引人注目的是所谓"布料卡"的销售现象。这种将演员在剧中穿过的戏服裁剪成条状封装在收藏卡中的产品,在二手市场被炒到了1000元以上的价格。

品牌联名方面的表现同样值得关注。茶百道的联名周边迅速售罄,敷尔佳推出的人物卡和帆布袋成为社交平台的热议话题,三得利、满小饱等品牌的定制礼盒持续热销。茶百道不仅在剧中进行广告植入,还在剧外推出了联名饮品和限量版周边,线下门店的快闪活动吸引了大量粉丝。

茶百道在2025年3月曾因代言人成毅形象立牌被打马赛克引发粉丝不满,但这并未影响双方在《赴山海》播出期间的深度合作。这种现象折射出品牌方对明星粉丝购买力的绝对信心。

在这场商业运作中,粉丝的角色至关重要。成毅的粉丝以强大的行动力支持着这部剧的商业表现。

虽然原文提到的"云包场超1600万元"这一数据在我的搜索中未能得到官方证实,但粉丝们豪掷三十多万搞"云包场",微博广场上全是各种花式应援的现象确实存在。这种"用钱包投票"的行为,让品牌方看到了粉丝经济的变现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赴山海》的商业成功模式也引发了一些争议。剧集疑遭恶意差评,豆瓣评分机制因粉圈大战而失灵的现象表明,饭圈将评分视为互相攻击的工具。这种现象让影视作品的真实质量评价变得更加困难。

从成毅个人的角度来看,尽管遭遇剧集口碑失利,仍有平台买股,S+饼投喂,一次失利给新生代头部演员带来的"冷静期"好像变得更短了。这说明在当前市场环境下,演员的商业价值评估标准正在发生变化,不再单纯依赖作品口碑,而是更看重其带来的流量和变现能力。

《赴山海》的案例展示了当下影视行业商业化运作的一个侧面。口碑与商业成功的分离,反映出粉丝经济在影视产业中的独特地位。

无论如何,这部剧证明了在精准定位受众、精细化运营的前提下,即便内容质量存在争议,依然能够在商业层面获得成功。这或许会成为行业未来发展的一个参考样本,但真正优秀的作品,最终还是要回归内容本身。

来源:靳律法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