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点开热搜的那一刻,扑面而来的不是剧情讨论,而是一张被截成表情包的脸——夏梦饰演的灵汐郡主,弹幕刷满了“出戏”“像AI”“一颗老鼠屎”。
点开热搜的那一刻,扑面而来的不是剧情讨论,而是一张被截成表情包的脸——夏梦饰演的灵汐郡主,弹幕刷满了“出戏”“像AI”“一颗老鼠屎”。
这剧才上线三天,豆瓣短评区已经撕成两派:有人给五星夸李沁的战损妆,有人打一星只为骂女二。
夏梦的五官被显微镜网友逐帧拆解。
早年艺考证件照里,鼻梁线条柔和,眼下卧蚕自然;到了剧中,苹果肌高耸、嘴角微微下坠,动态镜头里像被隐形线牵扯,哭戏时只见肩膀抖动,却挤不出一滴泪。
开机前一个月,剧组放出路透,就有人留言“郡主脸僵”,官博悄悄删评。
没有对比就没有暴击。
李沁为一场射箭特写练了三个月,肌肉记忆比台词还稳;陈哲远拍吻戏前反复走位,只为了那零点几秒的眼神躲闪。
到了夏梦的段落,镜头一切到她就仿佛掉帧:和李沁同框,一个眼神拉丝,一个眼珠乱飘;该深情对视,她却盯着对方的发际线。
更尴尬的是戏份占比。
编剧给灵汐郡主安排了转折关键——出卖女主、推动男主黑化。
情绪要层层递进,她却全程“平板播报”。
观众无法恨角色,只能骂演员。
于是弹幕从“这郡主好坏”变成“夏梦快下线”,再升级“资本强行喂饭”。
资本两个字,戳痛普通观众的最后一根神经。
有人扒出夏梦两年空降三部S级古偶,前一部《月都花落》同样被嘲“面瘫”。
同批次新人连试镜机会都抢不到,她却一路绿灯。
资源与实力的裂缝,被镜头无限放大。
导演曾在采访里委婉提过:“灵汐需要一张没有故事感的脸。”言下之意,角色空洞,所以选了新人。
可剧组忘了,观众早被短视频训练出火眼金睛,一个微表情的失误就会被剪成鬼畜。
想偷懒反而翻车。
回看这几年的古偶,翻车的不止一个夏梦。
投资方迷信“新鲜面孔+大IP”,以为颜值滤镜能遮住演技空洞。
结果《遇龙》男主僵成蜡像,《重紫》女二像念课文。
套路失灵后才明白:古装最重眼技,一个垂眸、一次呼吸停顿就能传递刀光剑影。
观众其实很好哄。
李沁被夸,是因为她把女将的“飒”拆成细节:挽弓时小指微翘,肩头旧伤让她拉弦前先轻轻皱眉。
这些动作没写在剧本里,她自己加的。
好演员能让观众闻到铁锈味,差演员只能让人看到塑胶感。
说回夏梦,未必没有翻身机会。
早年周冬雨也被嘲“小黄鸭”,靠《七月与安生》逆袭;杨紫被质疑整容脸,用《香蜜》哭戏洗白。
关键是肯不肯停半年去接小成本话剧,敢不敢素颜面对特写镜头。
普通观众唯一能做的,是用遥控器投票。
一星、五星都是权利。
当一部剧因为女二掉分,平台下次就会犹豫。
市场听得懂这一种语言:演技兑换口碑,口碑决定招商。
没有永远的资源咖,只有永远的质量秤。
屏幕里的郡主还在念台词,弹幕飘过一句“资本家的丑孩子”。
这句刺耳,却也真实。
与其天天喊内娱完了,不如把遥控器握紧——下一次,别急着点“倍速”和“弃剧”,先让子弹飞十分钟,看看那张脸有没有进步。
毕竟,观众才是剧组最大的甲方。
来源:魔法辰星n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