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杀青才12天,肖战已经穿着白大褂在哈尔滨零下5℃的片场给人“看病”了。
杀青才12天,肖战已经穿着白大褂在哈尔滨零下5℃的片场给人“看病”了。
粉丝刚把“任少白”的民国风衣送去博物馆做文物修复基金,转头又得给“刘铮亮”囤医用外科口罩。
这哥无缝进组的速度,连横店出租车司机都懵:昨天还在谍战剧里发报,今天就拿听诊器了?
《谍报上不封顶》的后期机房灯还没灭,新剧照里那张“左手红酒右手发报机”的图已经杀疯。
有人扒出他推眼镜的小动作是致敬《潜伏》里孙红雷的“余则成式停顿”,但肖战自己补了一句:“任少白得先是个活人,再是个特工。
”于是有了花絮里他蹲在地上跟道具师争论“民国红酒到底该倒几分满”的魔幻画面。
现在全网都在赌:谍战剧扎堆的Q4,这部“双面特工+守蚕人”设定能不能杀出血路?
毕竟隔壁《孤舟》有张颂文,《哈尔滨1944》有秦昊,而肖战的优势可能是——观众真没见过穿长衫的贵公子边喝酒边发电码,转头还能把发报机藏进留声机里。
医疗剧这边更刺激。
《小城良方》开机当天,哈尔滨粉丝直接往片场拉了两卡车医疗物资,横幅写着“刘医生,缺啥说话”。
剧组请的三甲医院专家现场教学“徒手心肺复苏”,肖战练到第7遍时突然问:“老师,东北人冬天心梗是不是更多?
”专家愣了半秒:“你小子连地域病理都预习了?
”
柠萌影视的片单泄露过一个小细节:这部剧原本叫《小镇医生》,后来改成《小城良方》,因为“良方”不仅是药方,还得治“人心”。
于是有了刘铮亮返乡后第一个镜头——用听诊器听老工业区的烟囱,说“这得治”。
最魔幻的是时间线。10月5号生日当天,肖战还在《谍报》杀青宴上被灌了半瓶茅台,10月8号就穿着白大褂在雪地里演抢救戏。
粉丝拍到他收工后蹲在片场啃冻梨,手机屏保还是任少白的剧照,嘴里念叨的却是:“刘铮亮不能吃辣,得改。
”
有人统计过,他近三年接的角色全带社会议题:自闭症家庭、抗战文物修复、基层医疗。
团队选剧本的标准简单粗暴——“能不能让观众看完想去搜资料”。
于是《小城良方》开拍第三天,哈尔滨某三甲医院的公众号突然涨粉三万,全是来问“心梗急救黄金4分钟”的。
现在压力给到了后期。
《谍报》的剪辑师在豆瓣匿名吐槽:“任少白喝酒那场戏,肖战要求保留他手抖的0.5秒,说‘特工也是人’。
”而《小城良方》的导演更疯,非要拍一场“医生在雪地里跪地抢救”的长镜头,理由是“东北的冷能让观众记住生命的重量”。
至于粉丝?
她们已经放弃控评了。
谍战剧超话在分析发报机型号,医疗剧超话在背急救口诀。
两个剧组隔空喊话:“要不联动一下?
让刘铮亮穿越回去给任少白治枪伤?
”
而肖战本人,此刻正在哈尔滨的寒夜里背台词,白大褂里套着任少白的民国马甲。
道具组笑他“像从1944年偷渡来的”,他指了指监视器:“那得谢谢2023年的观众,肯看一个演员同时救国家和救心脏。
”
来源:成熟原野r9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