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和图南结婚这么多年了,回去的次数虽然不多,但是每次回去都能让她开心半天,尤其是有了小宝,黄玲带着小宝回小院之后,她的心就跟着小宝一起来了。
农历八月十四这一天,图南和李佳总算是赶着把工作忙完了,最近这段时间工作强度很大。
若是平时的话,李佳和图南肯定会想着第二天睡个懒觉的,可这次不一样,李佳的心早就飞回到小院了。
和图南结婚这么多年了,回去的次数虽然不多,但是每次回去都能让她开心半天,尤其是有了小宝,黄玲带着小宝回小院之后,她的心就跟着小宝一起来了。
早上5点钟就起来了,洗漱完毕,图南也跟李佳一起收拾完,把家里除了冰箱之外的所有电器都断了电,开上车子就出发了。
刚走了有十几分钟,李佳便喊住了图南,“图南,还是得回去一趟,我不确定门有没有关。”
“你没事吧李佳,明明已经关好的,我确定。”图南觉得李佳最近心神不宁的,虽然要回家了很高兴,也不至于这么激动吧!
“没事,走吧,你确定就行,可能早上起来的早,我都忙晕乎了……”李佳说道。
其实不是李佳有什么想法,而是那天去爸妈那里的时候,妈做的事情让她觉得很受冷落,从小缺爱的人什么时候都是孤独的,内心的创伤难以在长大后被抚平。
这种坏情绪会时不时的发作,让周围的人觉得很累,她之所以做什么事都小心谨慎的,是因为小时候经常被父母说。
这事做不好,那事也做不好,记得她很小的时候,父母去干活,她和弟弟在家,她作为家里的老大,内心想为父母承担一些责任。
于是便在放学后主动承担了做饭的职责,当她第一次做了一顿晚饭后,父母回到家里,母亲尝了一口饭,又吃了一口菜,然后就吐了出来,嘴里说着不好听的话。
“佳佳,你这是放了多少盐在里面,看这菜根也没有洗干净,不会做就好好学,不要这样来敷衍我们。”李母说道。
“是啊佳佳,你看看人家你王伯家的梅姐,她比你大不了3个月,那天我去他家借东西,她正在灶台间忙活呢,做的饭像模像样的,再看看你做的这是什么,这不纯浪费粮食吗,做事太不认真了。”李父说道。
原本李佳觉得这是自己第一次做饭,爸妈回来就不用再动火了,可以吃上现成的,那时候的她才10岁,小小的年纪里带着股上进的冲动,也正是需要父母疼爱的时候。
“妈,爸,我下次好好做,你们不要生气了。”李佳的心情跌入谷底,那种做好饭的成就感被一扫而空。
所有的情绪都换成了恐惧,她记得很清楚,那天爸妈又去灶台间做了好吃的,他们两个加上文文一起吃,而妈恶狠狠地对着她说:“你自己做的饭自己全部吃掉,一点也不能浪费。”
那顿饭没有让她上桌,她只是一个人在厨房的一角蹲着,拿了小碗小心谨慎的舀了稀粥,把菜放到碗里,一点一点的吃下。
边吃眼里边流下来泪水,那种想被肯定的渴望,已经被无声的磨灭了。
以后她再做任何事,都是谨小慎微的,从不主动展示给外人看自己的成果,因为她害怕大家都会像她的父母那样羞辱她一番。
车子在路上快速飞驰,李佳并无心看窗外的风景,她的脑子大概是被分成了两半,一半在想娘家的事,自己送的节礼没有达到父母的要求,等下次去的时候还不知道又被说成什么。
另一半又在想小宝在苏州该多期盼她和图南回去,心便开始兴奋,渴望,本能的冲动让她安静不下来。
很快就到家了,这次不知道是不是大家都很有默契,虽然没有和栋哲相约一起走,但是却一起到达了小院,看来大家的想法都差不多,都想快点回来呢。
中秋节的大餐安排在晚上,到家的时候还不到中午,大家就先带着孩子们在院子里玩。
鹏飞一大家子也早已经到了,今天都放假,所有人都有时间,一个不落全部到齐。
中午的饭很简单,黄玲,宋莹和桦林在忙活晚上的大餐,大家都在忙着,黄玲便问道:“宋莹你不是说要带新认的侄子过来吗?怎么没有带回来啊?”
“玲姐,那孩子挺懂事,说什么也不肯早来,说是怕打扰我们一家过中秋,那我说既然你不想来,就晚上来,说什么也要一起吃个团圆饭,这样好说歹说才同意了。”宋莹说道。
“啊!这孩子还挺讲究,咱们这么一大家人,也不多他一个,早点过来玩多好呢?”黄玲笑着说道。
“是啊,他听说栋哲也从上海回来了,说让我们和亲儿子好好的聚聚,就不想过多打扰了。”宋莹说道。
“这孩子还挺懂事的。”桦林说道。
“是啊,其实他不知道,栋哲这孩子从小有多活泼,他见到父母带回来个弟弟,指不定会有多高兴呢,他可不是那种小气的人。”黄玲说道。
是啊,其实宋莹和林武峰也不是随便就认了这个侄子,他们早就知道栋哲肯定不会有什么意见,再加上他们本性善良,遇到这样可怜的小孩总感觉要帮一把。
“宋莹,你先别忙活了,既然栋哲已经回来了,你和林工还是赶紧提前告诉他一声,别到时候人到了他才知道。”黄玲说道。
黄玲考虑问题还是全面的,她总觉得不提前告诉栋哲一声不太好,毕竟他从小是独生子,这下父母把爱又分出一部分给这个陌生的孩子,他心里会不会吃醋呢?
万一栋哲并不能接受的话,是不是不应该盲目的把那孩子接过来参加家族聚餐呢?这都是宋莹需要考虑的问题。
“嗯,玲姐,我觉的你说的对,我还是去找武峰,一起给栋哲说一下这个事。”宋莹现在觉得黄玲说的有道理,也觉得自己盲目的认了侄子没有告诉栋哲有点不对。
她和武峰做事情习惯了,因为栋哲从来都不扫兴,慢慢的她也就忘了争取栋哲的意见,不过这件事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还是告诉栋哲一声比较好。
来源:剧情大侦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