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演义和正史里曹操的形象并不算太正面,“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可能是对他最好的评价,而在易中天口里“可爱的奸雄”可能是对曹操最高的评价。
演义和正史里曹操的形象并不算太正面,“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可能是对他最好的评价,而在易中天口里“可爱的奸雄”可能是对曹操最高的评价。
易中天是偏爱曹操的,所以《三国的星空第一部》里曹操的形象完全是一个正面的,忠于汉室的“能臣”。
为了汉室曹操甚至差点丧命,但也正是如此,他获得了上天的认可,获得了天命。
在《三国的星空第一部》中曹操一共经历了2场战争,这2场战争正是奠定曹操一代 “能臣”地位的命运之战。
这第一战就是曹操讨伐董卓,以袁绍为首的诸侯联军看似联众,实则貌合神离,真正有意愿出兵讨伐董卓的并不多,袁绍更是不把这件事放在心上。
但是曹操一心向着汉室,所以带着自己的兵马讨伐董卓。这一战自然是一场大败,毕竟曹操的人马有限,敌众我寡。
《三国的星空第一部》对这一战的描述并不多,前后可能不过5,6分钟的样子。这一仗曹操大败,甚至险些丢了性命。
而救起曹操性命的是这世间命运的主宰,这世间万物的造化,他们将天命交到了曹操手上,所以幻化成老神仙救下了曹操性命。
也正是这一战让曹操开始养精蓄锐,暂避锋芒,开始了自己种麦子的农耕生活。
而第2战,就是中国历史,乃至世界历史都极其少见的以少胜多的战役—官渡之战。
这一战是奠定曹操雄图霸业的一战,而在《三国的星空第一部》中这一战是曹操不得已而应下的战争,但也是他和袁绍命中注定之战。毕竟曹操从来都没有想过归降袁绍,他的心中只有汉室。
这一战曹操胜的险,如果不是突然出现的“天狗食日”,曹操在与袁绍的一番战上就已经败了。
而退守许都的曹操也看不到任何胜过袁绍的希望,但是袁绍的傲慢害了袁绍,同时曹操对汉室的忠心也救下了他。
袁绍强硬傲慢的作风和态度让袁绍身边最重要的谋士许攸阵前叛变,给曹操送来了重要情报。
而此时和汉献帝刘协貌合神离的曹操开始和刘协袒露心声。曹操在之前将汉献帝迎回许都后,开始以汉献帝刘协的名义慢慢扩张自己的版图,甚至还在一些决定上先斩后奏。
在董承的挑拨下,汉献帝已经和曹操产生了嫌隙,甚至写下密诏—若曹操反,则诛之。在被袁绍围困之际,曹操的忠诚,终于让曹操和汉献帝刘协解开了心结。
正是有了这两点因素,曹操在与袁绍的换家战术中大获全胜,最终慢慢统一了北方。
《三国的星空第一部》给我们展现了一个完全不一样的曹操,他以另一个视角重塑了我们耳熟能详的历史。
但重要的历史事件还是史实,只是其中的故事早已换了颜色。就像历史学家所说的,历史就像小姑娘一样,怎么打扮,任君以之。
这样新的历史展现也为我们奠定了新的历史讲述方式,也许曹操曾经也不想当个“奸雄”,也许曾经他的确心之所向的想做个“能臣”!
来源:蹦极的青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