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电视剧《沉默的荣耀》中,318师起义的捷报尚未散尽,福州解放的晨光里,吴石的身影却已裹挟在更汹涌的暗流中。这位立下首功的潜伏者,本该在故土见证胜利,却因毛人凤的怀疑被迫赴台。
电视剧《沉默的荣耀》中,318师起义的捷报尚未散尽,福州解放的晨光里,吴石的身影却已裹挟在更汹涌的暗流中。这位立下首功的潜伏者,本该在故土见证胜利,却因毛人凤的怀疑被迫赴台。
踏入一场“羊入虎口”的凶险棋局。他以为明处的谷正文是最大威胁,却不知真正的利刃,正藏在“学长”周至柔温和的笑意里,直到张灏的鲜血溅落车辙,这场暗局的真相才随枪声渐露轮廓。
福州城内的部署收尾时,吴石手中已接过“东海小组”的重任。妻儿在侧的牵挂,让潜伏之路多了层枷锁:他既需搭建情报网络,又要藏好锋芒,避免家人卷入杀局。与张灏的接头选在医院,这本是精心挑选的隐蔽场所。
却不知谷正文早已带着保密局的人“守株待兔”。当金门的最新情报顺着吴石的话语传递给张灏时,空气里骤然收紧的异样让他瞬间警觉,他猛地将张灏推向驾驶座,低声命令“劫持我,快走”,试图用自己作饵,为战友撕开逃生缺口。
谷正文的枪声击碎了所有侥幸。子弹追着车轮呼啸而来,迫使车辆停在巷口。张灏看着围拢的特务,指尖攥紧了藏在衣襟里的组织联系方式,那是比生命更重要的秘密。
没有丝毫犹豫,他将联系方式塞进吴石掌心,随即举枪对准自己,用一声枪响伪造出“吴石枪杀叛徒”的假象。鲜血染红座椅时,张灏最后望向吴石的眼神里,藏着未说尽的嘱托:活下去,把情报传出去。
这场牺牲让吴石彻底看清谷正文的狠厉,却也让他陷入了“复仇”的短暂盲区。当他拿着枪抵住谷正文的咽喉,看着对方弯腰道歉,子弹最终穿透了谷正文的腿。
单膝跪地的狼狈,成了他给张灏的交代。可他没察觉,这场带着怒火的反击,恰好落在了另一个人的注视里:远在台北的周至柔,正通过段退之的密报,将这一切记在纸上,眼底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冷光。
赴台的列车上,吴石身边只有聂曦可算“可信之人”。他牢记着何遂临别时“提防谷正文”的叮嘱,将所有注意力放在这位明处的对手身上,谷正文像条嗅觉敏锐的猎犬,盯着他的每一次握手、每一趟行程,宴会上的镜头、街头的跟踪,都带着不加掩饰的敌意。
吴石对此早有防备,却对周至柔派来的“保护者”放松了警惕:这位口称“学长”的国军总长,总在办公室里与他叙旧,聊起过往同窗时光,话里话外却总绕着“何遂近况”“香港行程”,看似家常的打探,实则步步紧逼。
周至柔的伪装,藏在“代理总长”的野心背后。他深知,抓住吴石这条线索,不仅能揪出背后的东海小组,更能稳稳坐实国防部总长的位置,去掉头衔前那刺眼的“代理”二字,段退之成了他安插在吴石身边的眼睛。
从吴石一家的日常起居,到聂曦外出采购的路线,每一条信息都准时出现在他的案头。当吴石以“公干”为由申请赴港传递情报时,周至柔笑着批准,转头就派了人跟上去,美其名曰“保护”,实则是要盯着他与谁接头、传递什么消息。
吴石在香港街头避开谷正文的眼线,将金门援军的情报稳妥送出时,还在为避开明枪而松了口气。他不知道,台北的周至柔正对着段退之送来的报告沉思,报告里没写吴石的异常。
却提了一句“吴石赴港期间,曾与陌生女子在茶楼短暂碰面”。就是这看似无关的细节,让周至柔眼中闪过锐利的光:他要的不是立刻收网,而是等吴石织就的情报网彻底展开,再一网打尽,用这场“大捷”铺平自己的仕途。
《沉默的荣耀》里的这场暗局,最刺骨的从不是明刀明枪的对决。谷正文的狠辣尚在预料之中,周至柔的“温水煮青蛙”才是致命陷阱,他用同窗情谊作伪装,以高位权势为掩护。
将怀疑藏在温和的问候里,让吴石在提防明敌时,渐渐踏入了暗处的罗网。张灏的牺牲揭开了谷正文的獠牙,却未能让吴石看清身后的真正威胁,而这份未察的危险,正随着情报网络的延伸,悄然收紧了绳索。
来源:长白0h4g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