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43集硬砍成31集,王阳的卧底线没了,反派突然变智障,不是演员演砸了,是后期剪辑师拿着剪刀在赶deadline。
你追的《围猎》,可能根本不是导演拍的那部剧。
豆瓣评分从7.1掉到5.9,不是观众口味变了,是片子被剪成了“拼图残片”。
43集硬砍成31集,王阳的卧底线没了,反派突然变智障,不是演员演砸了,是后期剪辑师拿着剪刀在赶deadline。
广告商更狠,直接撤了,第19集突然黑屏——不是技术故障,是品牌方一看播放量跌破2000万,立马按合同跑路,连广告位都懒得换,就留个黑洞让你自己脑补。
更魔幻的是,主演俞灏明忍不住在抖音直播,想替观众说句公道话:“你们看到的不是完整版!”结果开播十分钟,平台直接掐了信号。
后台留言截图流出:“合同禁止剧透。”——你追的剧,连演员都不能替你解释,这剧到底是给谁看的?
另一边,《绝命法官》正悄悄把整个行业重新定义。
张家辉没要一分钱片酬,只拿15%的利润分红。
成本不到《围猎》的五分之一,却让港剧在内地播放量反超。
不是靠大场面,是每一帧都有用。
第18集,那个被主角翻出来的小哮喘喷雾,瓶身条形码和车祸现场的玻璃碎片对上了——弹幕炸了:“前面18集,真没一个废镜头。”评分从8.4跳到8.7,不是水军刷的,是观众用眼睛投票。
连香港大律师公会都发微博点赞,说剧中“法官隐瞒证据”的桥段,真按《裁判官条例》第27条演的。
这不是编剧编的,是法律人看了说:“这,我们真这么干过。”
最绝的是,淘宝上那个同款哮喘喷雾,一周销量涨了四倍。
没人推,没人带货,就是观众自己搜的——他们想摸一摸,那个在剧里改变命运的小瓶子,到底长什么样。
TVB和优酷还拿了一笔650万港币的政府补贴,条件就一条:80%场景在香港,60%员工用本地人。
没有特效炸楼,没有流量明星,就靠几个演员在窄巷里演戏,一盏灯,一台机,一句台词,把观众拽进去了。
《围猎》想用钱砸出爆款,结果砸出了一个被剪烂的空壳。
《绝命法官》没砸钱,却砸中了人心最柔软的地方:真实,比华丽更有力。
你追的不是剧,是人性的倒影。
来源:非凡蛋糕F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