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5亿播放量的《每逢国庆思佳婿》把主旋律做成滤镜生意,快手用家国情怀换500万次点击,这算盘打得比鞭炮还响。
15亿播放量的《每逢国庆思佳婿》把主旋律做成滤镜生意,快手用家国情怀换500万次点击,这算盘打得比鞭炮还响。
快手把15亿次点击拆成三笔钱:第一笔卖给广告商,第二笔卖给新华社的点赞,第三笔卖给用户手里的滤镜。
官方文章说“以小见大”,其实把大拆小,把国拆成家,把家拆成恋爱。
用户拍完滤镜短片,平台拿走数据,广告主拿走曝光,家国情怀变成流量税。
快手不是在做剧,是在做税。
《夫人她专治不服》20亿点击后立刻宣布拍长剧,正午阳光接手,这一步棋把短剧当预告片卖。
抖音把20亿点击变成一张通往电视台的船票。
短剧先测水温,数据好就升级长剧,数据差就停在短剧。
正午阳光不缺钱,缺的是不赔钱的题材。
抖音用短剧当试衣间,用户点一次赞,平台记一次尺寸。
20亿次点赞量就是20亿次量身,长剧还没拍,观众已经选好了衣服。
这不是创作,这是大数据裁缝铺。
《白昼焚野》被Netflix买走东南亚版权,悬疑短剧第一次出国打工,80万一集的制作费在越南能拍十部。
腾讯把悬疑短剧卖到海外,不是内容太强,是成本太高。
80万一集在国内算精品,在东南亚算奢侈品。
Netflix买版权不是为了艺术,是为了填空。
东南亚观众没见过这么贵的短剧,就像村里突然来了辆奔驰。
腾讯用高成本制造稀缺,稀缺制造溢价。
这不是文化输出,是成本输出。
《老公请和我恋爱吧》广告收入2000万,元气森林和完美日记排队送钱,甜宠剧成了直播带货的加长版。
品牌方不是赞助,是入股。
2000万广告费换来剧中喝饮料、用口红、住别墅的特写,用户看剧时记住的不是剧情,是商品摆放位置。
短剧每集三分钟,商品特写占三十秒,相当于把直播切片装进剧情。
观众以为在谈恋爱,其实在逛超市。
这不是甜宠,是货架。
女性复仇剧从“打男人”升级到“用脑子”,微博话题3亿阅读,心理学专家忙着解读“隐性权力”。
平台发现观众看腻了扇巴掌,开始爱看算心机。
复仇不靠拳头靠脑子,不是进步,是安全。
算心机不会教坏小孩,扇巴掌可能教坏。
微博话题3亿阅读,专家解读“隐性权力”,其实是平台在解读如何不踩红线。
观众以为在看复仇,其实在看安全说明书。
国庆七天,平台用15亿点击告诉你:爱国可以拍成恋爱,复仇可以算成数学题,悬疑可以卖成外汇,甜宠可以开成超市。
数据不会说谎,数据只会算账。你以为在选剧,平台在选你。
来源:热心花猫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