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毕竟吕芳跟着嘉靖几十年,又是被发配去守陵,审完杨金水就把他叫回来,怎么看都像老皇帝心软。
看《大明王朝1566》时,总有人觉得嘉靖召回吕芳是念旧情。
毕竟吕芳跟着嘉靖几十年,又是被发配去守陵,审完杨金水就把他叫回来,怎么看都像老皇帝心软。
可细琢磨就知道,这跟情分没半毛钱关系。
审杨金水这事儿,让嘉靖看清了两个致命问题:陈洪太狠压不住,内廷没人能扛事。
召回吕芳,是他稳住皇权的唯一选择,半点犹豫都不能有。
一、
先说说审杨金水时暴露的第一个问题:陈洪已经快失控了。
为了从杨金水嘴里套话,陈洪没少用阴招,又是软禁又是威胁,甚至想对疯癫的杨金水动刑。
嘉靖看在眼里,心里早就犯了嘀咕:陈洪这哪是审案,是想借杨金水的事,把吕芳留下的旧部全清了。
有个细节很关键,杨金水被审时,突然喊了句“吕芳干爹救我”,陈洪当场就想让人把他拖下去,还是嘉靖开口拦了下来。
这时候嘉靖就明白,陈洪眼里只有权力,没有规矩,再让他掌司礼监,迟早会捅出大篓子。
而吕芳是唯一能压得住陈洪的人。
吕芳在时,陈洪再横也不敢越界,毕竟吕芳不仅懂嘉靖心思,还在宫里经营了几十年,太监们大多服他。
审完杨金水,嘉靖跟黄锦说“陈洪这把刀太利,得找个鞘收着”。
这个鞘,只能是吕芳。
要是不赶紧把吕芳召回来,陈洪肯定会借着清理吕芳余党的名义,把内廷搅得鸡犬不宁,到时候连嘉靖自己都可能被架空。
二、
再看第二个问题:杨金水虽然疯了,却攥着江南的秘密。
审杨金水时,他虽然没说几句清楚话,可嘉靖知道,杨金水脑子里记着严党贪腐、织造局运作的关键信息。
这些信息要是落到陈洪手里,陈洪要么会用来讨好嘉靖,构陷更多人;要么会拿着当筹码,跟清流做交易。
而吕芳是唯一知道怎么“处理”这些秘密的人:他跟着嘉靖几十年,知道哪些话该说,哪些话该烂在肚子里,更知道怎么护着杨金水,不让他成为党争的工具。
有个细节很扎心,吕芳刚被召回,嘉靖没跟他说别的,先让他去浣衣局看杨金水。
吕芳去了之后,没问任何事,只给杨金水带了件新棉袄,跟他说干爹回来了,没人再敢欺负你。
这话看似平常,实则是在给所有人传信号:杨金水由我护着,谁也别想打他的主意。
陈洪看到这一幕,果然收敛了不少,再也没提过要“审”杨金水。
嘉靖要的就是这个效果:用吕芳,堵住所有人的嘴,不让江南的秘密再掀起波澜。
三、
更关键的是,嘉靖召回吕芳,是为裕王铺路。
审完杨金水,嘉靖身体越来越差,他知道自己没多少时间了。
裕王性子软,没经历过复杂的内廷斗争,陈洪要是一直掌着权,裕王登基后肯定会被他拿捏。
而吕芳既忠于嘉靖,又对裕王有恩,比如当年裕王缺钱,还是吕芳悄悄帮的忙,让吕芳回来稳住内廷,既能制衡陈洪,又能给裕王培养可用的人。
有次嘉靖跟吕芳私下说,你回来,不是帮朕,是帮裕王把宫里的规矩立好。
这话就把他的心思说透了,他要的不是吕芳再帮他处理朝政,是让吕芳在他死后,能护住裕王,不让内廷的权力落到陈洪这种狠辣之人手里。
吕芳也懂,所以他回来后,一边稳住太监们,一边悄悄给裕王递消息,教他怎么跟陈洪打交道。
四、
还有人说,嘉靖召回吕芳是自打脸,毕竟是他亲手把吕芳发配走的。
可在嘉靖眼里,皇权永远比面子重要。
陈洪虽然好用,却像匹野马,得有吕芳这样的人牵着缰绳;
杨金水虽然疯了,却是个定时炸弹,得有吕芳这样的人盯着;
裕王虽然是储君,却需要有人护着。
这三个需求加在一起,只有吕芳能满足。
五、
说到底,嘉靖审完杨金水就火速召回吕芳,不是一时冲动,是对朝堂局势的精准判断。
他知道,陈洪的狠、杨金水的秘密、裕王的软弱,这三个问题凑在一起,稍有不慎就会引发大乱。
而吕芳是唯一能同时解决这三个问题的人:既压得住陈洪,又护得住杨金水,还能帮裕王铺路。
在那个权力交接的关键节点,召回吕芳,是嘉靖能想到的最稳妥的一步棋,也是他帝王心术的最后一次精准落地。
来源:雨竹泉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