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沉默的荣耀》开播,连看4集,我要说:是谍战剧该有的样子

西瓜影视 内地剧 2025-09-30 19:48 1

摘要:一场暗潮涌动的茶叙中,面对给他当面道歉的提议,吴石将军(于和伟饰)微笑回应。

好久没看过这样让我汗毛直竖的谍战剧开场了。

“建丰同志,不必了。小事一桩。”

一场暗潮涌动的茶叙中,面对给他当面道歉的提议,吴石将军(于和伟饰)微笑回应。

谁是建丰同志?看过《北平无战事》的观众应有印象:蒋经国。

而吴石下一句是:不就是毛人凤吗,算了。

好一个,于无声处,听惊雷;在帷幕后,落重子。

之所以蒋经国提出让毛人凤给吴石当面道歉,因为吴石刚遭遇了一场毛人凤导演的抓捕行动。

一场接头,就完成了几层反转。

来台任“国防部”参谋次长执行秘密任务后,吴石第一次和交通员接头。

吴石走进约定的接头地点医院,来见他的交通员张灏(徐洪浩饰),一个老地下。

但此时特务头子谷正文(余皑磊饰)正在医院门口守株待兔,看张灏要见的,究竟是谁。

当他看到吴石的身影,也吃了一惊。

在接头中,吴石和张灏发现了特务的身影,

张灏明白,自己已经暴露,但吴石还没有。

他立刻面对特务,掏枪挟持吴石,这是让吴石把一切解释为,一场医院门口的意外劫持。

被“挟持”之下,吴石跟张灏上车,让助手聂曦(魏晨饰)开车甩开特务,没想到特务不仅穷追不舍,还朝吴石的坐车开枪。

眼看坐车将被截停,一旦张灏被捉,吴石随时可能暴露。

张灏抓住最后时间告诉了吴石情报信息,接着不顾吴石阻拦,对准自己脑袋开了一枪,当场牺牲。

眼看同志在自己面前牺牲的吴石怒不可遏,可能是平生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露出破绽。

他举枪下车,对着指挥这次抓捕行动谷正文耳边,开了一枪。

潜伏,圈套,意外,还有黄雀在后。

谁在下饵?谁是暗中隐藏?又是谁在龙潭虎穴中,孤勇前行?

这剧一开场就把信息塞满,而这,只不过是一系列惊心动魄反转的第一环。

好了,不绕弯子。

今天要聊的,就是一上线,就杀上全国收视第一的谍战剧“大作”——《沉默的荣耀》。

说它“大作”,毫不夸张。

新中国成立以来首部反映台湾隐蔽战线斗争的重大主题影视作品。

基于真实历史事件创作,以吴石、朱枫、陈宝仓、聂曦等烈士为原型,呈现一段波澜壮阔的谍战史诗。

这几位主角,在剧中都是实名出现。

主演于和伟、吴越、魏晨、曾黎,还有20多位实力派助阵,绝对国剧高配。

早在开播之前,就被无数人期待。

但阵容的强大,制作的用心,都不是本剧最大看点。

因为某种程度上,《沉默的荣耀》不论是之于监制兼主演于和伟,还是对于题材本身,都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尝试。

剧集开局就爆,第一集就收视破2夺下全国第一。

看来,大有可能成为继《追风者》之后又一部爆款谍战剧。

第一时间刷完播出的4集,就两句话:这才是谍战大剧,该有的样子。央视谍战剧,可能要有新的天花板了。

谍战剧好不好看?剧情是关键。

而这部《沉默的荣耀》,开局就通过基于真实历史事件创作的,围绕吴石将军奉命赴台任“国防部”参谋次长,在台期间多次向中共华东局传递关键军事情报的故事,把三大谍战元素带入其中。

不仅死死地拿捏观众,还让谍战氛围浓郁得几乎溢出屏幕。

第一:起义。

先说一下该剧的背景,发生在解放战争尾声的时候。

此时的吴石,身在家乡福州。

1949年,福州,什么概念?

解放前夜。

随着国军节节败退,福州外围防线崩塌的速度比吴石预估的还快,已经为解放战争胜利做出巨大贡献的吴石,在家乡迎接全国解放就在眼前。

面对太太去哪儿的询问,吴石此时的回答是:哪儿都不去,福州是我们的家,不走。

但大背景之下,还有隐藏的暗涌。

此时的毛人凤,正在蒋经国指示下,通过邮件、电话监听调查几位主官的背景,其中就包括参谋总长周至柔等人,但调查到吴石这里,却出现疑点。

问题就出在吴石在蒋介石多次强调的福州永备工事上,“迟迟未见进展。”

当然不会有进展,因为此时的吴石,已经拿到318师起义迎接解放军的联系方式和接头暗号。

为确保情报时效,吴石亲自送情报到华东局。

但刚送完情报回到基地,福州绥署秘书却带着一队宪兵,“请”吴石立刻回绥署。

面对对方荷枪实弹的吴石回到绥署,听到主任猛拍桌子说:你瞒得我好苦啊,还以为自己已经暴露,谁知对方随即念出吴石升迁的调令:特调任国防部参谋次长。

至此,吴石将军的下一站已经确定:台湾。

第二:破局。

但就在吴石秘密安排好友带夫人王碧奎(曾黎饰)和孩子去香港,却在去台湾的飞机前,看到了被“请来”的太太和孩子。

看来,只有全家一同去台湾了。

而就在吴石同台湾地下组织联络人接上头,拿到当地情报网材料,以及交通员的信物暗号后,意外发生了。

第一次与交通员张灏接头,已经被特务盯上的交通员就为掩护吴石牺牲。

虽然吴石没当场暴露,可嗅到味道的谷正文,还是像狗皮膏药一样贴了上来。

毛人凤更是把状告到了参谋总长周至柔那里,提出三问:“我们盯的人,怎么那么巧跟吴次长碰上?”

“318师倒戈前,怎么那么巧他就去了师部?”

“福州工事修筑,怎么那么巧,因为他一个电话就停了?”

于是就有了文章开场,那场惊心动魄的茶叙,慰问为名,探听吴石的虚实为实。

好在吴石淡定饮茶,谈笑自若,没有露出破绽。

可就在吴石说出“不就是毛人凤”的时候,毛人凤就在一旁的密室里,盘算下一场对吴石的抓捕。

而他手下的得力干将谷正文,已经抓到了吴石在抓捕现场留下一个小小证据:一份被吴石现场撕毁的身份证件。

一场新的较量,开始了。

第三:暗战。

由于吴石此时的身份,在抓到实证前,这都会是一场暗战。

聂曦告诉吴石,对方口袋大张,不是在等他们,就是在等谢仲豪,而此时的谢仲豪已下落不明,死信箱也联系不到。

所谓“死信箱”,是一个经过挑选的无人交接点。一旦“死信箱”都联系不到,就意味着组织和情报人员失联。

谷正文此时已获毛人凤首肯,像钓鱼一样开启了一场针对吴石的秘密调查。

这个人,就是他们的突破口。

好在吴石识破叛徒,没有上钩,但危险依然存在。

而原本已获批从香港去往上海参加建设朱枫,则正在来台的路上。

接到吴石交通员牺牲的消息后,她没有犹豫,独自登上了驶往台湾的船。

之前主要负责为我方在香港采购药物的她,并无隐蔽战线工作经验,但此时的我方人员中,只有她有赴台的证件。

至此,将为我华东局提供多项重要情报的“东海情报小组”,就要成形了。

而历史告诉我们,1950年2月,由于叛徒出卖,吴石、朱枫、陈宝仓和聂曦等人不幸被捕,牺牲在台北西马场町。

这一趟,注定一去不还。

不得不说,《沉默的荣耀》真的给观众带来了沉浸感十足的谍战爽剧。

以谍战带观众入戏,同时又埋下悬念,牢牢吸引着观众的眼球。

接下来毛人凤谷正文他们,将会布下怎样一张针对吴石的大网?

吴石又将怎样从一份份公文、电报、会议纪要背后,挖出关乎千军万马的情报,再悄无声息地送回华东局。

而随着“海东青计划”泄密,当调查的指针指向 吴石,他又如何在惊涛骇浪中,为祖国坚守?

在被叛徒出卖暴露之前,东海小组如何深入虎穴,共同铸就这段鲜为人知的谍战史诗?

入戏了。

看完4集后,你要问我观感如何,我会用3个字形容:硬、烈、紧。

其一,节奏硬

全剧保持干练的剧情节奏,一上来就是惊心动魄的福州起义,随着吴石被宪兵带回绥署,观众心里都捏把汗,结果剧情立刻峰回路转,吴石接到调令,故事舞台转向台湾。

接下来剧情也一点不拖泥带水,上来就是交通员牺牲,吴石险些暴露,又引出了毛人凤谷正文对吴石的调查,双方开启暗战,叙事一气呵成。

剧情节奏方面,是根本不给你喘息的时间,一个冲突连着一个冲突,看起来好不过瘾。

其二,风格烈

剧集风格的烈度,首先体现在凌厉的动作风格,一场特务的抓捕戏,医院对峙、接头追逐、枪火迸射。

不管是追击战,还是近距离对战,再或者是双方冲突的设置,大量的实战动作一一展现,就突出一个硬气。

但更大的烈度,还是出自于谍战的惊险。

同僚之间的倾轧,上级的反复试探。

吴石行走悬崖之上,每一步都要小心翼翼。

一个被撕掉的证件,一个指纹,只要行差踏错一步,前方就是深渊。

谍战剧的极度张力,拍出来了。

其三,氛围紧

谍战剧,最大的看点从不是结局。

而是让观众在一个个猫捉老鼠的游戏里,感受角色的心理压迫。

尤其是故事越写实,越刺激。

之前的《潜伏》已是此中翘楚。

而《沉默的荣耀》把吴石放入敌营,把谍战放进职场,再配合全国解放事业的大背景,让整个故事既动人心魄,又充满时代厚重,在一次又一次被识破的惊险中拉扯观众的紧张情绪。

剧集用一种很新的方式,稳住了谍战类型的基本盘。

大时代的风云变迁,个人生死和家国大义的选择,职场上的人心倾轧,以及情感道义之间的反复纠缠,还有经典谍战的戏剧设计。

《沉默的荣耀》这一次想全部都要,它做到了。

3、于和伟演活了吴石,余皑磊发挥惊艳,超20位老戏骨飙戏质感十足

作为一部谍战剧,《沉默的荣耀》集合于和伟、吴越、郝平、魏晨、曾黎、余皑磊、隆妮、曹磊、喻恩泰、张晞临、谭凯、傅程鹏、郑晓宁、李健、马晓伟、霍青、艾东、黄俊鹏、徐洪浩等演员。

每个演员都表演在线,能够让观众不出戏。

我先说说两位主要演员的表演。

第一位,是饰演吴石的于和伟

在我看来,于和伟对吴石这位孤胆英雄的塑造,有自己特点,也演出了自己的特色。

这并非于和伟第一次出演谍战剧,从电影《悬崖之上》到剧集《青盲》《零下38度》,于和伟早有演谍战的丰富经验,所以他的每个镜头,都有一股谍战剧的张力,也就是所谓谍战脸。

但对于吴石的塑造,于和伟还有两大特点。

第一,是演出了吴石的静气。

吴石身上有一种特别的感觉,那就是静若深海。

潜伏敌营,暗夜深海,无人可倾述,而危险随时袭来,但吴石始终那么淡定,那么从容,胸有惊雷面如平湖。

但你看他说话时候的语气和眼神,以及眼神中透出的光芒,活生生就是一个为国为民,无惧生死的真英雄。

那暗流涌动,那种危险,那种紧张和激烈,他独自咽下,深海无言。

第二,是演出了吴石将军凡人的一面。

英雄,也是人。

他和孩子,和妻子,和同志,和朋友有很多对手戏。

这些戏,让人物沉下来,与我们站到了一起,让我们看到,吴石在生活中,也不过是个有喜怒哀乐的凡人。

比如面对女儿的误解,吴石气的跌倒在自家楼梯拐角。

面对同志近在眼前的牺牲,他气得举枪恨不得崩了谷正文。

而跟老友喝过酒,他会在微醺中唱起“我身骑白马走三关,我改换素衣回中原。”

一句唱词,却诉说了千言万语。真是令人动容。

第二位,是饰演谷正文的余皑磊。

《潜伏》有余则成有李涯,《悬崖》有周乙有高彬,谍战剧,如果缺一个厉害的反派,就没意思了。

而本剧吴石最厉害的对手,就是余皑磊演的谷正文。

余皑磊在表演上,不是那种奸恶的演法,而是将人物塑造地有智慧有谋略,但又带着阴鸷,令人毛骨悚然。

尤其那场直面吴石枪口的戏,余皑磊轻轻弯下腰,是示弱,又像是示威。

吴石一枪响起,他的膝盖生理性微微着地,看的我心头一震。

演得好。

除了这两位,《沉默的荣耀》中的老戏骨,可太多了。

比如白玉兰视后吴越演的朱枫,拿到去上海的调令后,用手轻轻摩挲,情感无声蔓延。

魏晨饰演的聂曦,机敏干练,对亦师亦父的吴石敬重中又带着一丝孩子气,说吴石不带他去台湾,他游海也要去保护老师。

曾黎饰演的王碧奎,端庄大气。

张晞临饰演的毛人凤,老谋深算。

二十几位老戏骨,给《沉默的荣誉》打下了演技基础。

这样的戏,差不了。

近些年,打着谍战剧旗号,却拍得悬浮轻佻的谍战剧不少。

但看这部《沉默的荣耀》的气质,却仿佛回到了十多年前《暗算》《潜伏》《悬崖》等经典频出的谍战黄金时代。

凭什么?一个字,真。

首先,是服化道真。

服化道,是谍战剧的基本要求。

一方面,是要用服化道还原历史。

另外,还要用“神似”带观众入戏。比如再现1949年福州战场国军溃败场景,军装肩章、电报机等道具严格复刻历史。

甚至连国军内部,也都极尽还原了真实历史中的样子。

这些细节,都是对观众和谍战剧本身的尊重。

其次,是人物真。

剧集最大特点,是依据真实历史和真实人物创作,剧中绝大多数人物为真名真姓,情节主线符合历史记录,这在谍战剧中也是首次。

吴石、朱枫、陈宝仓、聂曦等烈士在剧中都是原名,这一个个角色,真实历史中都能寻到脉络,有据可考,这正是《沉默的荣耀》感染力的最大来源。

最后,是方向真。

《沉默的荣耀》没有一味迎合观众,没有加入猎奇、恋爱等商业元素,而是将全部精力投入到了谍战史诗的刻画中。

还将“谍战”这个剧种,在精神层面做出了拔高。

从《潜伏》到《沉默的荣耀》的本质内核,其实是一致的。

那就是家国情怀。

吴石原是国民党高级将领,却在看到国民党的腐败和反动本质后,毅然选择为我党工作,为解放事业奉献一切,哪怕是自己的生命。

未来迎接他的会是什么,无法笃定。但“若一去不回,便一去不回”。

这样的信仰和爱国情怀,让谍战故事有了依托,有了穿透力。

也让观众在追剧中,对那段历史,那些人物,也有了更深的了解。

教科书中的几个字,几段话,就是他们的一生。

可这一生,又是何其波澜壮阔,何其震撼人心。

而《沉默的荣耀》的突破在于,为谍战剧正名,也可以成为历史的留痕。

来源:肥罗大电影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