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者们》侵略者跟嫌疑人讲道理?武田竟不捉拿有问题的冼碧云

西瓜影视 内地剧 2025-09-30 11:35 1

摘要:武田把枪收回皮套那一刻,屏幕里所有血债瞬间作废,观众脑子里的“鬼子”两个字被硬生生抠掉,换成“讲道理的”。

武田把枪收回皮套那一刻,屏幕里所有血债瞬间作废,观众脑子里的“鬼子”两个字被硬生生抠掉,换成“讲道理的”。

编剧让冼碧云靠一句“我没干”走出刑讯室,镜头给的是她挺直的背影,没给的是历史上真被拖进虹口宪兵队的二十六岁女交通员,指甲当天就被拔光,三天后尸体扔在菜市口,卷宗上写着“拒不招认,消灭”。

数字摆在这儿:1938年南京沦陷后,日军平均审问时间四十七分钟,超过一半人没来得及报姓名。

武田却花整整两集听冼碧云聊童年,时间成本换算成军票,够买一千二百发子弹,够在真实战场杀四百个平民。

编剧不是不知道,是故意把成本抹零,好让主角光环能刷卡过关。

更离谱的是“东园寺义子”这块免死金牌。

东园寺公望早在1935年就公开反对军部,结果他的马车第二天就被机枪扫成蜂窝,凶手连名字都没留。

贵族头衔在昭和军阀眼里就是一张旧报纸,擦枪都嫌掉渣。

编剧却把这张旧报纸糊成钢板,让武田立正敬礼。

真实档案里,1942年宪兵队特高课长森冈皋,连内阁大臣的女婿都敢上水刑,区区一个“义子”算哪根葱?

编剧把森冈皋们集体降智,只为给男主留口气,好继续谈恋爱。

观众要是信了这一套,下次遇到真鬼子,也学丁一掏名片,估计连口袋都没摸到就被刺刀挑了。

有人替编剧洗地:武田在放长线。

好,那就看线多长。

剧中武田放走冼碧云后,没加派人手,没装窃听,没查她走过的每条街,只在她家门口摆了一个卖糖葫芦的特务,还是她小时候的邻居。

这种“长线”连鱼都钓不上,只能钓观众的智商。

对比《潜伏》里李涯盯翠平,三条街外设固定哨,两天换一次车牌,连翠平买菜多绕一圈都记录在案;再看《风声》里武田原型,把李宁玉放在铁笼里转五十圈,再让她听针尖划玻璃,只为听心跳节奏。

真实和虚构的差距,就是观众看完后背发凉还是看完哄堂大笑。

编剧真正想要的不是历史,是安全。

把鬼子写得越温和,审查越放行,广告商越放心,主演粉丝越能剪甜蜜二创。

历史在这里被拆成流量零件,哪块尖锐就扔哪块,剩下的拼成一只毛绒玩具,抱在怀里不扎手。

观众要是满足于这种毛绒玩具,下次再拍,鬼子就该给咱递保温杯了。

结尾:真鬼子当年可没耐心听你讲道理,现在屏幕里的鬼子倒讲起道理来了,你觉得这道理该信吗?

来源:魔方全媒电视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