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派讯近日,根据从潍坊走出去的著名作家丁一鹤纪实文学《飓风行动·围猎》改编的禁毒剧《围猎》热播。该剧讲述缉毒警察杨一鹏历经多年不懈追捕,在多方协作努力下,终将潜逃多年的毒贩缉拿归案的故事。近日,记者采访了作家丁一鹤,听他讲述作品创作背后的故事。
新派讯近日,根据从潍坊走出去的著名作家丁一鹤纪实文学《飓风行动·围猎》改编的禁毒剧《围猎》热播。该剧讲述缉毒警察杨一鹏历经多年不懈追捕,在多方协作努力下,终将潜逃多年的毒贩缉拿归案的故事。近日,记者采访了作家丁一鹤,听他讲述作品创作背后的故事。
禁毒剧《围猎》海报(来源:爱奇艺)
一部优秀作品的成功从来不是一蹴而就,对每位作家来说,其背后付出的艰辛和心血超乎常人想象。2017年,广东省公安机关开展“飓风行动”成果显著,公安部群众出版社邀请丁一鹤对这次行动进行全景式报告文学创作。此前,丁一鹤应群众出版社创作的《清网行动》等法治文学作品,获得社会各界一致好评,具备扎实的法治题材文学作品创作水平。
据悉,“飓风行动”涉及禁毒、反诈等。对丁一鹤来说,“反诈”在当年是个相对陌生的领域,他也有幸成了最早关注反诈的写作者之一。
在丁一鹤看来,“飓风行动”不是围绕一个案子一个故事来写,呈现鲜活的人物群像犹如“大浪淘沙”。丁一鹤为积累创作素材,采访了百余名缉毒民警,了解禁毒背后一个个惊险瞬间和守护万家灯火的赤诚初心。丁一鹤每次遇到创作瓶颈就奔赴广东省,初稿完成前,总共去了四次。三年多的采访,丁一鹤走遍广州、佛山、珠海、深圳、汕头等城市。历时四年,《飓风行动·围猎》创作完成。
2020年,《飓风行动·围猎》正式出版,凭借生动的文笔、环环相扣的情节,独特的叙事方式,受到广大读者的喜爱。该书出版后得到导演李少红的关注,决定将这部作品改编成影视作品。于是,丁一鹤再次陪同影视改编团队来到广东采风和体验生活,为影视改编提供了很多力所能及的帮助。对于文学作品影视化改编,丁一鹤一直秉持认同态度。于创作者而言,他认为这是一次文学与影视作品的双向奔赴。剧版《围猎》播出后,不少观众表示,在保留原著精髓基础上,人物更加生活化,情节更加真实。特别是一连串悬念,将人物和事件紧密串联在一起,让人迫不及待地进入剧情之中。
丁一鹤(右)和导演李少红(受访者提供)
今年55岁的丁一鹤,出生于潍坊诸城市。这片土地钟灵毓秀、文脉绵长,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苏轼曾在这里留下大量脍炙人口的诗词。丁一鹤从小喜欢文学,受苏轼文化影响颇深。1987年10月,丁一鹤参军入伍,六年后在部队担任新闻干事,负责部队新闻报道工作。从苏轼到郑板桥,丁一鹤在潍坊这片广袤的大地上,汲取丰富的创作养分。从那时起,他创作了很多诗歌、散文,并多次在《潍坊日报》上发表,极大地增强了他的创作信心。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丁一鹤在潍坊工作期间多次到寒亭区采访,于1995年先后挖掘出杨家埠两位年画艺人,他为时年97岁的杨同科写了专访《中国风筝王》,为时年69岁的杨洛书写了专访《中国年画王》。这两篇专访在《人民日报》等媒体上发表后被很多报刊转载,他们的名字被广为人知。
“我在潍坊工作了三年后,1996年考入原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可以说潍坊这片文化沃土哺育滋养了我,为我后来的工作奠定了基础。”丁一鹤说。
文学之梦从潍坊启航,似乎总有诉不尽的乡愁。丁一鹤说,自己时刻关注着潍坊的文化事业发展,他也为家乡日新月异的变化感到骄傲和自豪,并在2021年将他收藏的400多平方米的摩崖刻经拓片捐赠给了陈介祺研究会。丁一鹤表示,今后,自己将一如既往讲好潍坊故事,传播好潍坊声音。
编辑:李新花 王誉林 李婕宁
一审:贾春毅
二审:孙瑞永
三审:管延会
来源:新派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