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辉上也不行,《绝命法官》首播完观众用四字点评,真一针见血

西瓜影视 港台剧 2025-09-30 02:13 3

摘要:“港剧已死”这句话你听了十年,可昨晚我还是被《绝命法官》气得摔了遥控器——张家辉把法槌敲下去,我直接骂出声:这哪是法官,分明是把我三观按在地上摩擦。

“港剧已死”这句话你听了十年,可昨晚我还是被《绝命法官》气得摔了遥控器——张家辉把法槌敲下去,我直接骂出声:这哪是法官,分明是把我三观按在地上摩擦。

爽到拍桌的瞬间我突然意识到,我们骂归骂,却好久没被港剧这么拽着心跳了。

8500热度什么概念?

优酷后台小哥偷偷告诉我,相当于把同期古偶仙侠集体按进水里冒不出泡。

TVB翡翠台28.5点更离谱,邻居阿伯平时八点就睡,最近天天守着电视等张家辉“黑化”,边啃鸡脚边感叹:“这才是香港味嘛。

”数据冷冰冰,但阿伯的鸡脚不会撒谎——老港剧那种“今晚一定要追”的钩子,回来了。

可钩子背后全是血。

张家辉一集150万港币,直接把TVB片酬天花板掀翻,监制欧冠英跟他二十年老友,喝酒时一句“电视台快塌了,回来救一场”,影帝愣是推掉三部片约,回巢拍剧。

钱当然香,更香的是电视剧能给演员“喘气”——电影抢天光,电视剧还能磨一磨人物,他跟我说:“电影像一夜情,电视剧才是谈恋爱。

”听完我秒懂,原来我们观众才是他们恋爱的见证人。

别急着感动,恋爱里也有骗子。

《绝命法官》抄了《法官大人》骨架,却往里头塞祠堂、龙舟、茶餐厅,把老港符号当味精猛撒。

第三集“祠堂审判”一出,我朋友圈立刻两派互撕:一边热泪盈眶“香港终于肯拍自己的根”,一边冷笑“宗族私刑根本过不了香港法例”。

我?

我直接截图问当律师的老同学,他回我一句“编剧胆子比法官还大”,说完甩给我《裁判官条例》PDF,我看完只想给编剧递支烟——你编得爽,我们查资料查到秃。

爽完就面对现实:TVB训练班去年毕业三十人,二十八人转行卖保险,剩下两个跑龙套连台词都没。78%主力演员四十岁以上,不是情怀滤镜厚,是年轻人真接不上。

曾舜晞能混进《绝命法官》当“儿子”,全靠内地流量输血。

优酷负责人私下吐槽:“我们买港剧,一半看剧本,一半看有没有内地熟脸,不然观众连点开都懒。

”一句话扎穿老港剧的心:没有新鲜肉,连上桌资格都没有。

可流量鲜肉救不了命,套路翻拍也撑不起未来。

真正让热度飙到8500的,是编剧把“律政+黑帮”老锅炖出新辣:法官亲手改证据,黑帮老大跪地求他收黑钱,儿子撞死人却被老爸用判例洗白。

道德底线被一刀刀片成刺身,观众边骂边真香——谁要看正义必胜?

我们要看的是“正义到底能不能赢钱和血缘”。

港剧最狠的从来不是枪战,是人心那层纸被戳破的声音。

所以我劝那些嚷着“港剧回光返照”的自媒体省省。

回光返照是临死前亮一下,这回《绝命法官》分明在ICU里自己拔管,踉踉跄跄往门外走。

监制已经拉来廉政公署拍普法短片,前传电影《法官往事》定档2026,张家辉放话“拍到秦誉十八岁都行”。

听起来像画大饼,可你回头想想,十年前谁信TVB会舍得花两周拍一场真枪实弹的码头火并?

谁信港剧敢让法官一路黑到底不洗白?

他们这次真把压箱底的子弹打光了。

港剧能不能彻底翻身?

我不打包票。

我只知道,如果下一部还是抄美式骨架、塞老港味精、再请两个内地流量刷脸,观众会立刻掉头走人。

我们嘴上说怀旧,身体很诚实——要的是“今晚必须追”的钩子,不是“为了情怀忍一忍”的催眠。

张家辉已经用150万港币敲了一记警钟:再啃老本,连影帝都救不了。

剩下的路,TVB自己选,是继续躺在“狮子山精神”上吃老本,还是学秦誉——先把自己逼到绝路,再谈重生。

来源:自强不息糯米QP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