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奶奶3》幕后猛料揭晓:陈添祥加盟,挑战《家里家外2》经典!

西瓜影视 内地剧 2025-09-29 10:59 2

摘要:我上周刷到《家里家外2》,王道铁一出场,弹幕齐刷‘电影脸降维打击’,可我关掉滤镜只想问:故事呢?

“短剧也要银河战舰?

我上周刷到《家里家外2》,王道铁一出场,弹幕齐刷‘电影脸降维打击’,可我关掉滤镜只想问:故事呢?

12月14号,听花岛官宣陈添祥进组《太奶奶3》,定妆照微博转发破两百万。

同一天,他们和腾讯云签了个AI写剧本的协议,说以后一天能出四十页。

我盯着屏幕,脑子里只有一句:明星越堆越满,剧本越来越薄。

他们把演员分SAB三级,S级拿走近六成预算。

小道消息,王道铁拍一集能买小团队整部片。

钱砸在脸上了,留给编剧的只剩盒饭钱。

于是横店现在流行一句话:“写戏不如长得帅,AI一键生成爱。

我混过两个短剧群,昨天一个导演吐槽:平台直接甩给他一张演员表,说“照着这张脸写十集,三天交稿”。

他熬到凌晨四点,写完发现主角名字打错仨,没人管,因为“反正观众是来看脸的”。

听花岛说2024要出海,TikTok定制十部。

我去看了一眼他们的英文策划案,第一页大字:Chinese superstar short drama,第二页空白,只贴了一张孙艺燃精修图。

翻译告诉我,内容等AI填。

财报漂亮,短剧营收翻两倍,占总收入38%。

可横店群演工资没涨,三十块一小时,排队五小时能捞个“丫鬟B”。

明星分级制下,新人合同里藏着“老带新”条款:顶流带两个菜鸟,片酬各分一半,菜鸟还得给公司返点。

说白了,脸是门票,钱是过路费。

观众也不是傻子。

内部调研表我偷瞄过一眼,62%的人勾了“少请一个明星,把单集成本拿去请编剧”。

可惜投票不会改预算,只会变成下轮营销的口号:“我们倾听用户心声。

广电总局的新规已经在路上,听说重点审“炫富、狗血、爽点过密”。

群里编剧松了口气,说终于有理由写点“人话”。

可制片人拍桌子:那就把豪门改成“豪门体验券”,狗血换成“狗写”,爽点拆成“爽点 Lite”。

换汤不换药,AI一秒能替换二十个关键词。

我算了笔账,听花岛现在把制作周期从7天拉到12天,多出来的五天,三天给明星调档期,一天拍空镜,一天留给AI补逻辑。

成本涨三成,平台买片却压价一成。

最后砍在哪里?

群演盒饭从两荤一素变成一荤一素,鸡腿消失的那天,现场没人说话,只听见打板声脆得像骨裂。

最魔幻的是,他们刚搞了个“新锐导演计划”,首批扶持五个青年导演,每人一百万。

报名要交一条三分钟自我介绍视频,点赞数占评分30%。

我刷到一条,导演跪在地上擦镜头,说“我愿意为短剧擦一辈子地板”,弹幕刷屏“敬业”,点赞五十万。

我知道他真会赢,因为脸好看。

听花岛把明星战略跑通了,整个行业跟着踩油门。

小团队没战舰,只能拼手速,七天变五天,五天变三天。

最后拼到拍一集只用一条镜头,演员边走边说“我爱你、我恨你、我原谅你”,三句搞定,回头AI加二十个转场,齐活。

我写这篇的时候,后台跳出广告:AI编剧助手,0.3秒生成一集大纲,首月免费。

我点进去,输入“婆媳、豪门、逆袭”,它秒回十行字,最后一行写着“情绪价值拉满,明星脸待定”。

我关掉网页,突然明白,短剧早已不是剧,是明星脸的快递盒,谁都能打包,谁都能签收。

听花岛赢了,赢得彻底:明星更贵,AI更快,观众更上头,鸡腿却永远消失了。

来源:聊点电视剧秘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