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9月刚刷完大结局,后台数据直接飙到1.35%,抖音上#张天爱旗袍腰#愣是滚出15亿播放,比我上班摸鱼划水次数还狠。
张天爱穿旗袍一抬下巴,我就把遥控器焊死在了央视八套。
9月刚刷完大结局,后台数据直接飙到1.35%,抖音上#张天爱旗袍腰#愣是滚出15亿播放,比我上班摸鱼划水次数还狠。
可热闹归热闹,我心里一直卡着根刺:一部抗战谍战剧,凭什么靠女演员脸杀疯?
真当观众只看脸下饭?
先把话放这儿,我最初也是奔着颜值点进去,结果两集过后,滤镜碎一地。
张天爱演的冼碧云,出场踩着恨天高旗袍,镜头扫过,腰是腰,腿是腿,可下一秒她抬手就把发簪掰成解码器,对着电报一通戳,我脑子才嗡地一声——这姐不是来走秀,是来救场的。
最狠是审讯室那场,她一边用上海话撒娇“长官喝杯茶”,一边在桌底用脚把密码表推给战友,脸上笑没塌,脚尖节奏一点不乱,我直接看跪。
原来“好看”也能当武器,只要导演舍得让角色真动脑。
同理赵子琪。
榜单把她排第二,很多人不服,说脸不够艳。
可她在剧里演易爱达,出场就是寡妇袍子+死鱼眼,手里永远拎一把黑伞,伞柄里藏着微型发报机。
有一场夜戏,她蹲在坟地发报,鬼子手电筒扫过来,她直接把伞插坟头,抱着墓碑哭老公,哭腔一起,鬼子骂了句“晦气”掉头走。
镜头怼脸,眼泪是泪,嘴角却偷偷松一口气,那一刻我才懂什么叫“剧抛脸”。
颜值这玩意儿,在角色逻辑面前只是赠品,演活了才值钱。
再说范诗然,95后小花,平时甜妹路线,剧里剪了短发演孟洁,一出场就闯祸:把“0”听成“D”,差点害整个小组团灭。
弹幕齐刷“猪队友”,我也跟着骂。
结果人小姑娘硬是用后半部把自己填坑——她连夜背完整本密码母本,第二天电台被炸,她直接拿粉笔在地上默写编码,写完一句踩一句,脚底板全是粉笔灰,愣是把情报传出去。
那场戏没滤镜、没打光,灰头土脸,我却看哭了。
原来成长不是开挂,是闯祸后肯认怂、肯死磕,这比“飒”更带劲。
所以收视破1、网播8亿真不稀奇。
观众早饿疯了:要美女,更要美女真干活。
导演让旗袍、密码、发报机、旗袍衩里的刀片同时在线,智商和颜值一起飞,谁还舍得转台?
至于电影版2024开机的消息,我只有一个请求:原班人马可以,但别为了“大银幕质感”就给女主加十级磨皮,把发报机换成口红枪——真那样的话,我第一个去豆瓣打两星。
抗战年代,子弹不长眼,漂亮脸蛋救不了命,能救的是脑子、是胆识、是把旗袍撕成绷带也能把情报送出去的那股狠劲。
剧看完了,我把旗袍照设成屏保,不为别的,提醒自己:别只盯着脸,真本事才让人一直上头。
来源:行走的光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