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雍正王朝》中马国成当着文武百官骂人的剧情大抵发生在田文镜奉胤禛之命追缴户部欠款时,以强硬手段羞辱老状元陈文盛(差役押解其到堂)和功臣魏东亭(逼其变卖家产),引发众怒。
《雍正王朝》中马国成当着文武百官骂人的剧情大抵发生在田文镜奉胤禛之命追缴户部欠款时,以强硬手段羞辱老状元陈文盛(差役押解其到堂)和功臣魏东亭(逼其变卖家产),引发众怒。
这时,咱们的主角马国成出场了,他盘辫甩帽、袒胸露疤的闯入户部大堂,指着田文镜就破口大骂:
“田文镜,我……你他妈的一个监生出身,革了职的七品官,羞侮老状元,欺负魏东亭大人,什么东西!老子打仗的,你他妈算老几!”
紧接着,他脱掉衣服,露出身上的伤疤,说到:“要钱没有,要命一条!老子跟着皇上死过好几回了!”
这话听起来有些粗糙,但道理却不糙,很在理。
百官听到后,都纷纷叫好,田文镜也被骂得哑口无言。从百官以及田文镜的反应,我们可以看出,道理在马国成这边了。
其后,胤禛及时赶到,当众扒掉马国成官服示众,但未进一步处罚,马国成事后仍穿官服跪见大阿哥胤禔。
如果就因为打打口水战,就要遭受处罚,那就显得康熙太过不近人情,也显得康熙太过偏袒胤禛一方了,这不符合帝王制衡之术。
作为“以武立国”的清朝来看,军功卓越,科布多护驾突围,救驾有功,外加一身伤疤,足见其在军中的贡献。
对于这样一位战功卓越的军人,康熙自然懂得需要维护武将的尊严,用以稳定军心,保证军队对自己的忠诚的。
如果采用惩罚的方式,可能引起军中的不满情绪,进而动摇军心,这是康熙不愿意看到的。
康熙需要马国成这样的武将作为自己统治的政治工具。
在追缴欠款这种得罪人的活时,像马国成这样的人,五大三粗,比较适合充当黑脸。
康熙还可以通过观察朝中官员对于马国成的态度,来判断朝中官员是否有党羽,朝中派系关系如何。
这是从康熙本身角度出发,我们能够看出,马国成不会受到处罚。
他通过胤禛派田文镜追缴欠款,然后出现马国成闹事的情况,一方面是想看看胤禛是如何处理这种外界阻力的,另外一方面也是想告诫胤禛,想改革是好事,但需要循序渐进,不能太过冒进,带来更加严重的矛盾。
康熙放任马国成与田文镜之间的冲突,又是一种转嫁仇恨的做法。
他通过放任两人的冲突,官员的注意力自然就落到了他们两个人身上,而不会去想背后决策者康熙、胤禛存在的问题。
这种转移矛盾的做法既有利于改革的推进,也有利于保全帝王的权威,足见康熙是玩政治的老手。
马国成是武将,同时也是皇长子胤禔的包衣奴才出身,属于武官集团,而田文镜是胤禛的党羽,属于文官集团,一文一武,一长一幼,两者碰撞在一起,自然就需要平衡。
从事后皇长子胤禔只是训斥马国成,又去向康熙求情,想保住他的官位来看,马国成辱骂田文镜,实则是皇长子胤禔对于太子党的打压。
尤其是他在训斥马国成时,用了“老三、老八的人没闹事,偏你闹事”,看似在责怪马国成,但本质上却是他对于其他皇子的势力也存在不满。
从这一点,我们可以看出马国成只是做了胤禔心里想做,但自己没去主动做的事情。
加上马国成非常忠诚,就算胤禔被圈禁后,他并没有与胤禔撇清关系,而是选择去给胤禔送衣服。
对于这样一位“知恩图报”的武将,康熙是看在眼里的,他对于这样一位性情耿直的人,自然是不会过于处罚的。
况且他也仅仅只是辱骂了田文镜,并没有做出其他出格的事情。
来源:那个小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