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观众刷到CUT只会喊心疼,可现场没人敢扶,一扶就得重拍,雪是假雪,疼是真疼。
“若曦跪雪”那场戏,刘诗诗真跪了12小时,膝盖最后冰到没知觉。
观众刷到CUT只会喊心疼,可现场没人敢扶,一扶就得重拍,雪是假雪,疼是真疼。
当年追剧的人,现在大多30+,熬夜加班、带娃还房贷,再回头看这段,突然懂了:
哪有什么穿越,不过是把职场背锅、办公室站队换成清宫版。
吴奇隆拍这段时腰伤复发,绑着钢板继续跪,镜头里他咬牙,镜头外他吸冷气。
导演没喊停,因为横店那天租雪机超时要加钱,一分钟两千,停不起。
旗装300套,一套至少缝七天,绣片是苏州老匠人手工,眼花了就换人,接力绣。
可播出当天,弹幕最热的却是“若曦手炉好想要”,淘宝连夜上架同款,49块包邮,铝片贴塑料,一周卖三万。
没人关心真手炉在故宫仓库,铜胎掐丝珐琅,乾隆年制,当年只烧两只。
就像没人关心刘诗诗为了那句“奴才该死”练了俩礼拜满语,舌头打结到半夜哭,哭完继续练。
林更新NG20次,因为“八爷醉酒”要边摔边笑,他一笑就像哈士奇,全组笑场。
最后导演放狠话:再笑就扣盒饭,他才憋住,一条过,脸都僵了。
后期老师熬夜P掉一只现代手表,演员自己都没发现,是弹幕大神一帧一帧扒出来的。
那只表值六千块,P掉它花了三万,剧组自嘲:这表比片酬都贵。
严艺丹写《三寸天堂》时,在录音棚哭到崩,制作人递纸巾,她抽噎着说:
“我不是写若曦,是写我自己,北漂十年,爱情没有,存款三万。”
歌出来,评论区高赞:一听就想起前任,其实前任都没四爷帅,但难过是真的。
这就是好歌的bug,旋律一响,观众自动把遗憾代进去,管你清朝还是现代。
2014年拍现代续集,若曦变成白领,穿越梗换成失忆,评分跌到5以下。
观众骂消费情怀,可没人记得,原班人马凑齐那天,横店下,吴奇隆说:
“再合作是缘分,烂也认。”
韩国翻拍,买了版权,把九龙夺嫡改成高丽王朝,女主还是苦兮兮,男主还是面瘫。
国内观众吐槽“古装造型像洗发水广告”,却挡不住韩剧粉真香,播放量照样破亿。
说到底,大家想看的不是历史,是“如果当初”。
如果当初站错队,如果当初爱对人,如果当初不熬夜加班,是不是就能像若曦一样,有第二次选择。
可现实没有穿越,只有连续打卡和月底花呗。
所以花絮比正片更戳人:原来明星也怕冷、也抠门、也哭到半夜,然后第二天继续上班。
看完幕后,再刷正剧,弹幕安静不少,有人打一行字:
“突然原谅了生活,它至少没让我跪12小时。”
这行字被点赞两万,飘在屏幕最上方,像给成年人的小纸条:
苦就苦吧,机器雪会停,钢板腰会老,但班还是要上。
《步步惊心》播出13年,故宫手炉真品依旧锁在仓库,仿款早换代成电热宝。
唯一没变的,是凌晨一点关掉视频后,那片空出来的寂寞,像没租到雪机的横店夜空,白茫茫,真干净。
来源:柳林间荡漾秋千之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