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范思辙,《庆余年》中的最强商人,天生就是做生意的料子。范思辙这个人物,就是典型的父母眼中干啥啥不行,一点能力都没有的孩子,在范闲没进入京都之前,柳如玉都很担心范思辙的未来,她和范建二人,完全看不到范思辙身上任何闪光点,整一个无所事事的二世祖,范思辙自己也知道不
范思辙,
《庆余年》中的最强商人,
天生就是做生意的料子。
范思辙这个人物,
就是典型的父母眼中干啥啥不行,
一点能力都没有的孩子,
在范闲没进入京都之前,
柳如玉都很担心范思辙的未来,
她和范建二人,
完全看不到范思辙身上任何闪光点,
整一个无所事事的二世祖,
范思辙自己也知道不是个考功名的料,
就喜欢打打牌九赚点银子什么的,
只要有银子,
那么范思辙就能开心许久,
所以柳如玉对自己这个好大儿是无比的担忧,
尤其是范闲进入京都入住范府后,
柳如玉更是担心范闲跟范思辙抢家产,
没了家产,
范思辙怕是自己完全活不下去。
但柳如玉这位亲娘都没发现的闪光点,
竟然最后被范闲给发现了,
范思辙的心算能力很强,
打牌的时候,
谁欠他多少银子心里是门清,
因为《红楼》出版的原因,
让范闲发现了这一点,
并且加上范思辙很喜欢银子,
是个做生意的好材料
这让范思辙才迎来了人生一次很重要的转机,
开始在范闲的协助下做起了生意,
建起了澹泊书局,
负责范闲诗集和《红楼》的出版发行。
范思辙接管澹泊书局后,
柳如玉的心也总算安定了下去,
自己这个怎么也看不好的儿子,
没想到在范闲的调教下,
还能有自己的事业,
这让她这个当娘的很是欣慰,
只不过书局这边做的风生水起,
范思辙之前跟李承平建的抱月楼却出了事,
老二为了对付范闲,
将抱月楼的事情给搞了出去,
范思辙虽然不管楼里的事情,
但毕竟是一个东家,
这事情兜兜转转最后也只能让范闲出面,
范闲不查还真不清楚,
这抱月楼原来是他好弟弟的产业,
为了不让范思辙出事,
范闲也只好帮忙搞定了这件事,
只可惜范思辙却无法继续留在南庆了。
抱月楼的事情处理完后,
范闲就安排范思辙前往北齐,
负责内库和北齐走私的事情,
这件事范闲交给其他人也不太放心,
刚好范思辙因为抱月楼的事情,
只能选择离开,
这件事范闲也就交给他了,
而范思辙作为商人是很成功的,
范闲也知道他心思没那么多,
所以就让海棠朵朵照顾一下,
就这样范思辙顺利在北齐开了商号,
除了卖东西外,
其他事情完全不用范思辙去管。
而北齐的皇宫中,
战豆豆等人自然也知道了范思辙的事情,
不过看在范闲的面子上,
也算是对范思辙照顾有加,
毕竟范思辙接管的走私之事,
对北齐来讲也是件好事,
北齐没有内库,
玻璃这种东西只能依赖跟南庆的贸易,
更别提一些内库出产的武器了,
就这样范思辙安稳的在上京城生存了下来,
通过范闲安排的内库货物,
没几年的时间,
范思辙的商号就成为了北齐第一大商号,
基本是上京城独一家的存在了。
范思辙也凭借自己的经商头脑,
不断的扩大自己的商业版图,
逐渐成为了天下第一富商,
可以说范思辙的事业十分成功,
不过范思辙的家毕竟在南庆,
以至于范思辙很想要回家,
原本范闲是打算在庆帝死后,
将范思辙给接回南庆,
让他在南庆处理走私的事情,
结果庆国对范闲的通缉令没办法撤除,
范思辙作为范闲的弟弟,
回到庆国自然也会麻烦不断,
被各方的眼睛盯得死死的,
所以范闲最后还是放弃了这个想法,
偶尔让范思辙回来一趟看看父母就可以了,
范思辙这辈子也无法在南庆生活了。
范闲协助范思辙的原因,
也是将范思辙当做了自己的家人,
而范思辙,
确实是一个长不大的孩子,
直到自己喜欢什么,
却不知道该如何将喜欢的事情变现,
柳如玉和范建二人,
也跟当下绝对多数的父母一样,
只要孩子学习成绩不理想,
那么久看不到孩子的其他闪光点,
认为学习才是唯一的出路,
而范家是有家产能够继承的,
也是给了范思辙一条后路,
哪怕范建离职,
家产也能够让范思辙安然无恙的活到死。
但若是真按照柳如玉所想,
最后将范家家产全部留给范思辙,
没有人去引导的话,
估计范思辙也完全不知道自己该如何处理家产,
虽然范思辙不会胡乱的去花钱,
跟王启年一样是个财迷,
不过范家的家产能用几代呢?
范思辙自己走不出来,
他的后代又有谁能走出来呢?
所以说范闲对于范思辙来讲,
可谓是恩同再造,
没有范闲的话,
范思辙可能一辈子也无法踏上经商这条路,
哪怕是抱月楼,
范思辙也不会主动去管理任何事情,
他想要的只是收钱而已。
从澹泊书局到前往上京城开商号,
范闲也是让范思辙一步步的历练了起来,
从只想着收银子,
到后面成为能管理巨大商号的老板,
范思辙的成长,
不仅仅是让柳如玉和范建刮目相看,
其实也代表着,
很多时候并非只有一条出路,
只要找对了方向,
任何人都可以真正的拥有属于自己的事业,
就看父母们能否发现自己孩子身上的闪光之处了,
当然范思辙毕竟是小说角色,
现实生活还是要结合实际情况出发。
来源:阿乐乐电影一点号